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十八星旗由红黄黑三色组成,红底与黑九角象征“血”与“铁”,黑九角表示夏禹九州:黑九角内外十八颗圆星,代表关内汉族的十八个行省;星呈金黄色,表示与满清对立之汉族炎黄子孙。下列关于十八星旗说法正确的有
①是武昌首义湖北军政府之旗
②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主张相契合
③体现了革命党人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决心
④象征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1-05-18更新 | 205次组卷 | 4卷引用:【新东方】【2021.5.19】【SX】【高三下】【高中历史】【SX00119】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下表为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在湖北的主要活动情况表。据此可知当时
时间主要活动
1911年11月30日召开第一次会议,公推谭人风为临时议长
1911年12月3日表决通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由独立各省代表22人签名
1911年12月4日议决临时政府设于南京,各省代表选举临时大总统也在南京
1911年12月5日议决与袁世凯所派代表的和谈条件:—、推倒满清政府;二、主张共和政体……

A.南北和谈成效显著B.共和政体得到确立
C.民主法治原则得以践行D.辛亥革命存在失败隐患
2021-05-1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Ⅰ卷百校联盟2020届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同盟会的成立,兴中会和华兴会的携手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是主导。而这种主导作用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的号召力。孙中山通过发行股票、贷款、义捐等多种渠道募集资金,截至武昌起义前孙中山共募集经费约140万港币。武昌起义胜利后,著名华侨陈嘉庚还以个人名义直接汇给孙中山五万元捐款。孙中山由此感慨:海外华侨“捐助军饷者,络绎不绝,共和前途,实嘉赖之”。

——摘编自龚铭、张道有《中山先生的一天》等

材料二   “周恩来同志领导南昌起义胜利的消息”,使“我们异常兴奋”,南昌起义打起了一面旗帜,树立了一个榜样,鼓舞全党都要这样来进行革命。为制定土地政纲,起义领导机关曾几次进行过讨论。尤其是彭湃在海陆丰的丰富的土地改革的经验,在南昌起义后更是得到了发扬光大,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的土地革命也是受惠于南昌起义后的土地革命的指导思想的。据统计,除了已经遇难的叶挺和间接参与者叶剑英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授衔的十大元帅中,参加南昌起义的就有6人,在十位大将中有2人,在57位上将中有5人。

——摘编自樊安群《对南昌起义历史意义的重新评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孙中山对辛亥革命所作的贡献,用一句话概括孙中山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南昌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021-05-05更新 | 260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马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第一次提出“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后来他在其他文件中,多次提到“首义”一词。由此可以推知孙中山
A.充分肯定了武昌起义对创立民国的意义
B.认为武昌起义首次践行了三民主义的思想
C.强调同盟会是武昌起义的领导力量
D.认识到武昌起义在他领导的起义中的地位
2021-05-05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武昌起义后,革命军规定“伤害外人者斩”“保护租界者赏”“守卫教堂者赏”。嗣后美国驻汉口领事虽然拒绝承认武昌革命军政府,但同时也拒绝清政府提出的由外国军舰帮助巡护长江,阻止革命军渡江的请求。武昌起义后短短半个多月,中国南方多省宣布独立,美国国务院认为此时向清政府借贷款是“不合时机和不明智的”。虽有个别美国外交官和商人担心革命威胁美国利益,主张干涉中国内政,但美国国务院却收到民众和舆论界潮水般的信件和电报,他们大多要求美国尽快承认中华民国。

——摘编自崔志海《美国政府对辛亥革命态度的原因分析》

材料二   抗战爆发以后,中国政府向美国寻求援助,但因美国顾虑美日关系而遇冷。19392月起,美国才陆续以民间贸易的形式向中国提供几笔数量有限的贷款。太平洋战争美日正式开战前夕,美国政府通过《租借法》,以总统名义扩大对华援助。《租借法》规定反法西斯战争结束,“租借”援助即告停止,但中国在19459月以后又继续获得与整个战时中国所获“租借”相当的“援助”。周恩来对此指出,“今日美械师几乎全数用之于进攻中共解放区”。

——摘编自任东来《抗战期间美援与中美外交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政府对中国辛亥革命采取中立态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到抗战胜利后初期的美国对华“援助”的变化趋势并进行评析。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据统计,从武昌起义爆发到1913年底,全国各地新成立的社团近700个,这些社团绝大多数是私法社团,而且种类很多,如联谊类79个,实业类72个,公益类53个,学术类52个,教育类28个,慈善类20个等。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些社团中,政治类312个,占总数的45.7%。当时社团大量涌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B.民众的民主意识逐渐觉醒
C.《中华民国约法》颁布D.实行共和体制成国人共识
2021-04-21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1月考后强化历史试题(新课标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历史地图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A.旧式农民起义的最高峰B.打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C.中国革命有了正确方向D.打碎列强瓜分中国野心
2021-04-20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文化班)
8 . 据胡适(1891—1962)回忆,他在上海澄衷学堂读书时:“有一次的作文题目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试申其意’。这种题目自然不是我们十几岁小孩子能发挥的,但做‘物竞天择’的文章,都可以代表那个时代的风气”。这反映出“那个时代”
A.维新变法运动正在兴起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C.救亡图存已成社会共识D.开始对传统心态提出挑战
2021-04-16更新 | 333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海盐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图是1911年10月12日《神州日报》上刊载的题名“中国之现象”漫画。画中“国有政策”和“格杀勿论”两粒子弹击碎“中国”二字。该漫画
A.讽刺了革命后社会中的乱像B.揭示了辛亥革命爆发的起因
C.警示世人国家存在分裂危机D.旨在鼓舞民众保卫革命果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1月8日,南京城外新军第九镇统制徐绍桢举事,攻城不下,东退镇江。得江浙联军的协助,二次进攻,经过八天战斗,击败了江南提督张勋,12月2日占领南京,长江以南遂无清军踪迹。”材料记载的这场军事行动
A.加快太平天国的定都进程B.推动义和团运动蓬勃发展
C.加速了清王朝统治的瓦解D.直接为武昌起义提供时机
2021-04-0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白蒲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历史试题(选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