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辛亥革命曷为成功于武昌乎?论者⋯⋯精神上、物质上皆比较彼时他省为优。以是之故,能成大功。虽为公所不及料,而事机凑巧、种豆得瓜。

——摘编自张春霆《张文襄公治鄂记》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中“(武汉)精神上,物质上,皆比较彼时他省为优。以是之故,能成大功”的观点进行论证。
2 . 1911年10月,《泰晤士报》在报道辛亥革命时谨慎用词,没有急着对起义进行定性判断。但到了11月则相继发表了《首相袁世凯》《袁世凯的责任》《袁世凯的任务》等文章,而对孙中山的报道则显得不足。这表明《泰晤士报》(     
A.反对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度B.根据中国政体变化调整态度
C.默认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为D.立足英国国家利益进行报道
2023-02-22更新 | 26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辛亥革命爆发后,某外国记者认为,"对中国来说,袁世凯是做大总统还是做皇帝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清王朝必须退出历史舞台,这似乎是民心所向。"据此可知,他
A.支持袁世凯称帝B.反对民主共和政体
C.对革命持赞同态度D.要求列强保持中立
2022-01-19更新 | 14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0月12日,革湖广总督瑞激职,仍令待罪图功,命陆军大臣荫昌速督陆军两镇赴鄂。另饬令萨镇冰统海军,程允和统长江水师,既日赴援。"这一系列命令应对的是
A.太平军欲进攻湖北B.英法联军逼近京师
C.北洋水师全军覆没D.革命军已光复武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也有土药烟灯捐。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铁路为的哪一件?怕的是外国人来占路权。”这首歌谣表明
A.清朝政府出卖路权B.保路运动胜利在望
C.武昌起义正式发动D.风俗变迁影响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武昌起义时,武汉新军以“铁血十八星旗”作为革命的标志,其中“十八星”代表汉族聚居的十八省。但该旗帜在中华民国成立时并未获选成为中华民国国旗,取而代之的是象征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共和的“五色旗”。旗帜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恢复主权完整的独立国家地位B.孙中山放弃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追求
C.辛亥革命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为目标D.革命党人为维护主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
2021-10-29更新 | 515次组卷 | 4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指出,“男女本非悬殊,平等大公,心同此理……女子将来有参政权,盖所必至。”之后,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女子有参政权的议案。此后,女子参政团体纷纷出现。这说明辛亥革命
A.改变了女性受歧视的地位B.开启了中国妇女解放先河
C.有利于扩大政治统治基础D.使男女平权得到真正实现
2021-05-21更新 | 1130次组卷 | 23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据图1,从1900年新政启动,至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先后发生的民变多达一千三百余起。据此可以推断(     ) 

图1 清末十年灾民民变次数统计
A.废科举导致矛盾激化B.转型时期社会流动性有所增强
C.反洋教斗争愈演愈烈D.军阀混战引发大量的社会冲突
9 . 如图是民国时期的老火花,它反映的时局出现在
A.武昌起义胜利后B.二次革命失败后
C.护国运动兴起时D.国民革命进行时
10 . 武昌起义后,湖南首先响应独立,时任湖南都督的谭延阎既驰电又派人到南方各省运作,各省立宪派同声响应,纷纷独立。据此可知,当时
A.民主共和成为社会共识B.孙中山凝聚了革命力量
C.清政府统治已完全崩溃D.民主政治成为时代呼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