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图甲和图乙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的广告。从两幅图可以看出,本质上当时的中国社会
A.实业救国思想逐渐高涨B.清朝统治已经土崩瓦解
C.资产阶级政治地位提高D.民主共和发展趋势明显
2 . 武汉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名城,尤其是近代发生过很多影响全国的重大事件。因为地处长江和汉江交汇处,所以分为武汉三镇。其中发生于图中丙镇的历史事件有

①张之洞创办的民用铁厂   ②辛亥年成立湖北军政府
③北伐期间收回的英租界   ④中国共产党召开“八七”会议
A.①②B.③④C.②D.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强的态度”等。这篇文章集中报道的可能是
A.太平天国运动B.八国联军侵华C.甲午中日战争D.辛亥革命
2020-06-08更新 | 128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州市香江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高一历史(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荣县独立,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地方政权。这一事件
A.是“实业救国”出现的标志B.表明辛亥革命由此正式爆发
C.中华民国地方政权得以建立D.为武昌起义爆发创造了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11年,革命党主导的上海《民立报》,称:“十九日武昌兵变闻有革党乘势起事,武汉交通已 断。”接着宣称“外国竟承认革命军为交战团体矣,竟为革命军守中立矣”。这反映出
A.武昌起义赢得了国内外支持B.革命党人对列强抱有幻想
C.民族独立符合世界历史趋势D.武昌起义意在破坏交通
2020-02-2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川汉铁路公司的《商榷书》以巧妙而隐晦的言词,一方面要川人“竭尽赤诚,协助政府”,“厝皇基于万世之安”;另一方面,又揭露清政府“日以卖国为事”,“夺路劫款转送外人,激动我七千万同胞幡然醒悟”。与此相关的史实
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C.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D.推动北伐战争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迫于形势主动实行“新政”,但是并没有挽救封建统治,反而使清政府财政枯竭,官民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导致了(  )
A.列强瓜分中国B.辛亥革命爆发C.五四运动爆发D.国民革命兴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武昌起义的最初发动者是
A.保路同志军
B.湖北新军
C.农民军
D.工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晚清时期全国地方督抚旗汉比例变化表,据此可知
时间汉人(%)旗人(%)
1860—1900年79.120.9
武昌起义时70.829.2
武昌起义后89.510.5

A.汉人社会地位普遍高于旗人
B.政治形势影响清廷用人政策
C.清廷改革派力量逐渐占上风
D.满汉民族矛盾已经基本解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