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辛亥革命的亲历者评价这场革命道:人们要求废除爱新觉罗家族统治的普遍呼声“就像野火一样,在南到广东、北到直隶的中国大地上蔓延”。由此可推知,当时(     
A.辛亥革命取得了完全的胜利B.清政府统治危机空前严重
C.辛亥革命的根本任务是灭清D.民众普遍支持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武昌起义后,有些地区的农民群众在农村中也掀起了反封建斗争的风暴。江苏常熟、江阴、无锡三县交界地区爆发了农民武装暴动,恶霸地主的房屋被烧毁,并被插上了“革命大都督”的旗帜。这表明当时(     
A.阶级矛盾异常尖锐B.辛亥革命群众基础广泛
C.民主观念得到弘扬D.农民阶级获得完全解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道,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从报道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
A.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锋芒集中指向清王朝
C.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D.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
2022-01-2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农林科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和席卷全国的群众自发斗争,汇合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巨大洪流,然而无论是革命派,还是混入革命阵营的立宪派、旧官僚,几乎一律镇压工农群众的革命运动,解除群众武装。这说明
A.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广大人民群众拥护辛亥革命
C.中国的社会转型任重道远D.资产阶级暴力革命收效甚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武昌起义时,武汉新军以“铁血十八星旗”作为革命的标志,其中“十八星”代表汉族聚居的十八省。但该旗帜在中华民国成立时并未获选成为中华民国国旗,取而代之的是象征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共和的“五色旗”。旗帜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恢复主权完整的独立国家地位B.孙中山放弃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追求
C.辛亥革命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为目标D.革命党人为维护主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
2021-10-29更新 | 515次组卷 | 45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陕煤建司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历史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专题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武昌起义发生后的九天内,湖南、陕西、江西、山西和云南等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以上海为中心的东南各省则在十一月上旬相继独立。这说明了
A.武昌起义的革命目标已达成
B.辛亥革命是全国性危机的产物
C.各方妥协推动革命发展迅捷
D.长江以南已成中国革命中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在武昌起义爆发前,发生起义一千多起,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惠州起义、潮州起义、镇南关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且罢市、罢工等行为不断。由此可见
A.清末新政成效甚微B.辛亥革命群众基础广泛
C.清朝统治岌岌可危D.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武昌起义后,部分旧官僚选择反正,或独立,或逃亡,部分立宪派开始投向革命,革命派则为建立全国性的共和政权而努力,外国列强则从观望转而寻找新的代理人。这些现象反映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辛亥革命具有民众基础
C.清政府统治的土崩瓦解D.资产阶级掌握地方大权
9 . 湖北咨议局张贴《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黎布告》时,“武昌街头巷尾,可谓万头攒动,群情兴奋,许多人流下热泪,感到扬眉吐气”,随后湖南、江西、云南、上海、浙江等地纷纷响应,革命也如火如荼;各国领事馆也于10月18日宣布“严守中立”。由此说明武昌起义
A.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B.标志着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推动救亡图存意识觉醒D.加剧了清王朝政府的统治危机
10 . 《清史稿》载:“鄂变猝起,瑞澄遽弃城走,当国优柔,不能明正以法。各省督抚遂先后皆不顾,走者走,变者变,大势乃不可问矣。” 此材料说明
A.外患重重,大势已去B.湖北独立,共和始建
C.民众觉醒,危及统治D.地方离析,加速清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