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22-23高三下·辽宁铁岭·阶段练习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各国除继续在中国遍设各种工厂外,还进一步夺取筑路和开矿的权利,用直接投资和高利贷两种方式把持中国铁路、矿山。1901年清廷宣布“新政”,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设立练兵处,开始改革军制。慈禧太后于19069月颁布预备仿行宪政的谕旨。清政府于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23条。1911年成立内阁。据不完全统计,1902-1911年,全国各地此起彼伏的民变多达1300余起。在人民群众反抗斗争的推动下,资产阶级领导的具有反帝爱国性质的拒俄运动、收回利权运动和抵制美货运动,在全国蓬勃展开。据统计,革命党人先后在国内外创办了约一百二三十种报刊,用以“灌输最新学说”“传播革命思潮”“鼓舞国民精神”。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同时,进一步展开了建立革命组织的活动,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相继成立,并多次组织武装起义。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呈现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原因。
2023-02-18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1-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辽宁专用)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我们考察19世纪末叶以来华中(尤其是中心城市武汉)出现的新的经济结构、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遵循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乡邦所作的英勇而坚实的努力……便会发现:辛亥首义绝非一颗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

——冯天瑜《“首义之城”的变与不变》

材料二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据1912年《时报》刊载的文章《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首义的时间及背景。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具体形式和时机虽然带有偶然性,但在别无其他选择和面临帝国主义巨大外来压力的前提下,中国人民要诉诸暴力革命的手段成为中华民族及自身命运的主宰则显然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从这个意义上讲,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以来政治发展史上的地位就如同俄国1905年革命、法国1830年和1848年革命等一样,是一次更为彻底的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总预演和必要的过渡阶段。

——摘编自师泽生、林毅《辛亥革命的价值与启示》

材料二:董必武回忆道:过去我们和孙中山一起搞革命,“革命发展了,孙中山掌握不住了,结果叫别人搞去了。于是我们就开始研究俄国的方式”,“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由此可见,辛亥革命的失败对中国的有识之士的触动是非常大的,失败迫使他们去追求更高、更美的理想,也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展开造就了最初一批马克思主义者。

——摘编自李淑兰、宗妍《辛亥革命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辛亥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某学者撰写“辛亥革命讲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六章思想战线上的斗争

第七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清起义和群众自发斗争

第八章晚清的立宪运动

第九章保路风潮

第十章黄花岗起义

第十一章全国规模的革命高潮

第十二章“南北和谈”和南京临时政府

第十三章辛亥革命的失败

第十四章余波——为挽救共和国而斗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2018-10-06更新 | 173次组卷 | 2卷引用:题型10 “修改目录”类设问-2024年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材料二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

2018-06-09更新 | 9386次组卷 | 85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