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同盟会的成立,兴中会和华兴会的携手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是主导。而这种主导作用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的号召力。孙中山通过发行股票、贷款、义捐等多种渠道募集资金,截至武昌起义前孙中山共募集经费约140万港币。武昌起义胜利后,著名华侨陈嘉庚还以个人名义直接汇给孙中山五万元捐款。孙中山由此感慨:海外华侨“捐助军饷者,络绎不绝,共和前途,实嘉赖之”。

——摘编自龚铭、张道有《中山先生的一天》等

材料二   “周恩来同志领导南昌起义胜利的消息”,使“我们异常兴奋”,南昌起义打起了一面旗帜,树立了一个榜样,鼓舞全党都要这样来进行革命。为制定土地政纲,起义领导机关曾几次进行过讨论。尤其是彭湃在海陆丰的丰富的土地改革的经验,在南昌起义后更是得到了发扬光大,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的土地革命也是受惠于南昌起义后的土地革命的指导思想的。据统计,除了已经遇难的叶挺和间接参与者叶剑英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授衔的十大元帅中,参加南昌起义的就有6人,在十位大将中有2人,在57位上将中有5人。

——摘编自樊安群《对南昌起义历史意义的重新评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孙中山对辛亥革命所作的贡献,用一句话概括孙中山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南昌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021-05-05更新 | 26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终极猜题卷(新高考版广东地区专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各国除继续在中国遍设各种工厂外,还进一步夺取筑路和开矿的权利,用直接投资和高利贷两种方式把持中国铁路、矿山。1901年清廷宣布“新政”,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设立练兵处,开始改革军制。慈禧太后于19069月颁布预备仿行宪政的谕旨。清政府于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23条。1911年成立内阁。据不完全统计,1902-1911年,全国各地此起彼伏的民变多达1300余起。在人民群众反抗斗争的推动下,资产阶级领导的具有反帝爱国性质的拒俄运动、收回利权运动和抵制美货运动,在全国蓬勃展开。据统计,革命党人先后在国内外创办了约一百二三十种报刊,用以“灌输最新学说”“传播革命思潮”“鼓舞国民精神”。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同时,进一步展开了建立革命组织的活动,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相继成立,并多次组织武装起义。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呈现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原因。
2023-02-18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体2023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湖北文学社和共进会是开展革命斗争的革命组织。共进会最初致力于在会党中开展工作,文学社则一直在新军和知识界中活动。共进会在发动会党起义多次失败后便把工作重心转向新军。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两团体力谋联合,最终只是同意在工作中“必须避免摩擦,万不可互争党员”。武昌起义爆发后,黎元洪被推为都督,湖南籍同盟会成员宋教仁等期望黄兴作为湖南湖北大都督,或称南方民军总司令,而湖北共进会成员“欲其直属鄂军大都督下”。与此同时,湖北军政府暂设参谋、军务、政务、外交4部,不久后《军政府》暂行条例规定“凡发布命令及任免文武各官,均属都督之权……关于军政重要事件,由都督召集临时军事参议会议,决议施行”;政务部改为政事部,设外交、内务、财政、司法、交通、文书、编制7局,俨然具有内阁的规模。

——摘编自张皓《武昌军政府内部矛盾演变与湖北辛亥革命的失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湖北军政府中存在矛盾的三组势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湖北军政府矛盾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2022-11-1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大事记

5月9日,清政府为了向英、法、德、美银行团借款,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川人群情激奋,拒款保路风潮急剧高涨。

6月17日,成都各团体在川汉铁路公司开会,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推举立宪派领袖蒲殿俊、罗纶为正、副会长,会员很快即逾10万人,各地分支机构达67个之多,几乎遍布全川。

8月初,保路同志会派代表刘声元进京请愿,结果被押解回籍。

8月24日,保路同志会决议立刻罢市、罢课。与此同时,在各地还发生了捣毁巡警署、自治局、经征局和教堂的暴力事件。

9月1日,川汉铁路公司股东会议通告全川不纳粮食税。抗粮抗捐斗争在全省蓬勃兴起。

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下令逮捕蒲殿俊、罗纶等人,关闭保路运动的机构。并下令对示威群众开枪镇压,制造“成都血案”,同盟会利用此事件开展革命事业。

9月8日,成都附近的同志军在同盟会会员秦载赓率领下首先起义,汇集了20多万人围攻成都。

9月10日,清廷将赵尔丰免职,命端方署理四川总督,率湖北新军入川镇压。

9月25日,同盟会员吴玉章、王天杰等人在荣县宣布独立,建立第一个革命党人的县级政权,成为全川独立的先导。

——摘编自张海鹏,李细珠《中国近代通史: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四川保路运动的演进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四川保路运动的原因和意义。
2022-04-28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东北三省四市暨沈阳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