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11年10月18日,驻汉口各国领事发布会衔布告称“现值中国政府与中国民军互起战争,查国际公法,无论何国政府与其国民开衅,该国国内法管辖之事其驻在该国之外国人无干涉权,并应严守中立。据此,本领事等自严守中立。”这一政策的实质在于
A.挽救清政府的统治B.进一步孤立革命势力
C.维护在华既得利益D.公开干涉和镇压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武昌起义后,部分旧官僚选择反正,或独立,或逃亡,部分立宪派开始投向革命,革命派则为建立全国性的共和政权而努力,外国列强则从观望转而寻找新的代理人。这些现象反映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辛亥革命具有民众基础
C.清政府统治的土崩瓦解D.资产阶级掌握地方大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武昌起义后,在南北双方和谈过程中,列强声称“中国的战争若持续下去,将有危于外人的利益与安全”,促使双方尽快达成协议。这意味着
A.辛亥革命面临失败的风险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C.列强希望中国建立民主政治D.“南北和谈”已宣告失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11年11月初,《申报》因报道革命军失守汉口而激起民众的愤怒,致使该报社橱窗被损毁。《中外日报》《新闻报》等报也均因为刊载革命军失败的消息而导致报社被捣毁。这说明当时
A.民主革命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清政府加紧对革命军的镇压
C.新闻界极度缺乏民主革命意识
D.新闻造假遭到民众的抵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政治口号是政党、阶级等为实现政治目标提出的带纲领性、鼓动性的政治旗帜。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资产阶级革命派迅速放弃他们早先提出的“驱除鞑虏”主张,而主张“五族共和”,“五族平等”,旨在
A.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B.突出清朝政权已土崩瓦解
C.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
D.强调中华民族的一致对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导,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从报导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
A.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具有鲜明的革命目标
C.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D.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
2019-06-09更新 | 6773次组卷 | 80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
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C.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D.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
2018-06-10更新 | 5382次组卷 | 78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调集军队南下镇压,河南一些卜卦的人,见有清兵来问卦,故意说南下不宜,以动摇军心。一些火车司机故意撞向运送清兵的火车,致使清政府兵力无法到达武汉。这反映出
A.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空前严重
B.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清廷失去对地方势力的控制
D.北方具备发动革命的群众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中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黄花岗起义B.辛亥革命C.广州起义D.南昌起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