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清史资料载“辛亥八月,乱党谋事于武昌。”这里的“乱党”指的是
A.资产阶级维新派B.资产阶级激进派C.资产阶级革命派D.义和团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辛亥革命是20世纪初的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回首百年前那激动人心的历史大变局,给我们许多启示与感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我们考察19世纪末叶以来华中出现的新的经济结构、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遵循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纲领,在乡邦所作的英勇而坚实的努力,便会发现:辛亥首义绝非一只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

——冯天瑜《辛亥武昌起义是现代文明所赐》

材料二   1910年到1911年,他们(注:指各省立宪党人,主张清政府立即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坚持新的要求,当不能得到满足时,这些要求就引起了普遍的不满和更为广泛的反清大联合。

——【美】费正清《剑桥晚清史》

其(各省立宪党人)第三次请愿书中,措辞则甚激昂……更不料清廷因此震怒,立下明谕,勒令代表等出京还里。各代表闻此乱命,亦极愤怒……秘议“……吾辈公决密谋革命……日后遇有可以发难之问题,则各省同志应即竭力响应援助起义独立”云云。

——徐佛苏在《梁任公先生逸事》


(1)据材料一,为什么说“辛亥首义绝非一只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
(2)据材料二,分析当时革命斗争有哪些客观有利条件?
2022-03-2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图所示内容是何剑士 20世纪初的作品《遍地药线》。漫画中间地平线上拿着锄头的是清朝统治者。漫画下方文字是 “遍地药线,触机即发,铲地皮的,同一险杀”,左上方文字是“日以摧锄民气为事者请鉴”。图中现象体现了(  )
A.辛亥革命的起因B.清朝统治的腐朽
C.中国百姓的苦难D.革命形势的高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下图是1911年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则广告折射出当时  
A.革命派把广告当作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B.商人利用时局巨变扩大产品营销
C.民国成立后商人投身中国政治变革浪潮D.民主共和成为中国社会普遍共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历史上称这次起义为
A.黄花岗起义B.南昌起义C.武昌起义D.秋收起义
6 . 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这些文章集中报道的可能是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辛亥革命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陈忠实长篇小说《白鹿原》故事片段如下:

白鹿原上,世代居住着白、鹿两姓子孙。时代变迁,清朝覆灭,民国建立。现任族长白嘉轩之子白孝文、乡约鹿子霖之子鹿兆鹏与白家长工鹿三之子黑娃情同手足,成年后各赴前程。

加入共产党的鹿兆鹏从城里带回革命火种,黑娃成为中坚力量,国裂后兄弟俩被迫逃亡。鹿子霖设计陷害下任族长白孝文,引发族内轩然大波……


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从上述故事片段中提取一个情节,并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再评述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评述准确全面。)
9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产启迪后来人。
材料二:辛亥八月,乱党谋事于武昌。

——摘自清史资料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对联中的先行者指的是谁? “首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爆发于何时       
(2)材料二中乱党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如何看待这一历史事件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自去年武昌起义三数人登高一呼,万峰响应。义旗一指,各省景从,不及旬日之劳,……四千六百九年(注:以汉族始祖黄帝降生之年为元年的一种纪年法)之旧物光复于一朝,扫二百六十六年之淫威尽除于一旦。”——《今日之日》,《申报》,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报道应该发表于哪一年
A.1921年
B.1912年
C.1945年
D.1949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