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11年11月13日,《民立报》报道:“自鄂事发生后,粤垣官吏异常戒严,民间谣言尤多,无日不宣传党人将于某日举事。粤督大恐,因邀集省中大绅江孔殷、梁鼎芬等筹商解息之策。”这可用于解释(     
A.辛亥革命产生深远影响B.武昌起义重创北洋军阀
C.清廷专制统治难以维系D.广东革命力量较为强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式。下图“?”处应填入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B.广州起义C.武昌起义D.秋收起义
2023-02-08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职业教育中心(升学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具体形式和时机虽然带有偶然性,但在别无其他选择和面临帝国主义巨大外来压力的前提下,中国人民要诉诸暴力革命的手段成为中华民族及自身命运的主宰则显然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从这个意义上讲,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以来政治发展史上的地位就如同俄国1905年革命、法国1830年和1848年革命等一样,是一次更为彻底的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总预演和必要的过渡阶段。

——摘编自师泽生、林毅《辛亥革命的价值与启示》

材料二:董必武回忆道:过去我们和孙中山一起搞革命,“革命发展了,孙中山掌握不住了,结果叫别人搞去了。于是我们就开始研究俄国的方式”,“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由此可见,辛亥革命的失败对中国的有识之士的触动是非常大的,失败迫使他们去追求更高、更美的理想,也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展开造就了最初一批马克思主义者。

——摘编自李淑兰、宗妍《辛亥革命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辛亥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