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及黄花岗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早在18世纪中期,掌握政权的辉格党左翼主张议会改革,成为议会中的反对派,并发表了选举制度改革计划。19世纪初期,资产阶级激进派又活跃起来,议会改革的高潮又一次兴起。1829年,伯明翰工业家组成以阿特伍德为首的伯明翰政治同盟。此后,类似组织在其他城市相继成立,议会改革是这些组织活动的主要目标。他们还宣布同工人联合,竭力争取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支持。在群众的压力下,1830年重新上台掌权的辉格党人表示赞成改革,提出《议会改革法案》,1832年6月被议会通过,并经国王批准生效。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材料二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但没有提到开国会的具体年限。针对开国会这一旧问题,在1907年秋至1911年1月尤其是在1910年,以立宪派人士为代表,各省谘议局为阵地,先后进行了四次请愿活动。期间,各省请愿代表团赴京并成立国会请愿同志会,呈递请愿书,吁请“皇上速降谕旨……召集国会”,形成了国会请愿的热潮。规模越来越大的国会请愿运动,对清廷的统治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引起当权者的极大恐慌,最终请愿运动在清廷的镇压下偃旗息鼓。

——据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国议会改革运动与清末国会请愿运动的特点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结果不同的原因。

2018-08-25更新 | 1375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在近代中国,梁启超虽然认可国民享有自由民主权利的合理性,但他又认为过分的内部竞争很可能会导致整体利益受损。对此陈天华也说∶"吾侪求总体之自由者也,非求个人之自由者也。"二者认识形的主要背景是
A.民族工业的发展B.民族危机的加深
C.启蒙思想的传入D.清廷统治的腐朽
3 . 有学者指出:“之所以有这场革命,根本原因是清朝到了末路,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内忧外患交迫,救亡图存的必由之路是结束满人统治。”该学者意在强调
A.清末“新政”实行的原因B.资产阶级重视发动群众
C.辛亥革命发生的必然性D.辛亥革命是成功的革命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黄兴,湖南长沙人。1903年黄兴邀请陈天华、宋教仁、章士钊等人秘密集会,商定创立华兴会,众人公举黄兴为会长。随后华兴会联络各地革命会党,议定于次年秋在长沙举行起义。事泄,黄兴逃亡日本。1905年黄兴在日本结识孙中山,大力支持孙筹组革命政党同盟会,成为会中仅次于孙中山的领袖。随后黄兴将主要精力放在发展革命分子,组织武装起义上。1911423日,黄兴率领林觉民,方声洞等敢死队100余人攻打广州总督衙门,但寡不敌众,起义最终失败。后收敛遇难者,得遗体七十二具,合葬在黄花岗,世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黄兴是这次起义的总指挥,他勇敢无畏,身先士卒,在国内和旅居海外的华侨中赢得了崇高的威望。

武昌起义胜利后,黄兴任南京临时政府陆军总长。后袁世凯窃夺革命果实,黄兴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先后发起了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欲维护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结果先后失败。191610月,黄兴病逝于上海,年仅42岁。


(1)根据材料,概括黄兴的革命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以黄兴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维护民主共和斗争失败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5年春,由于公车上书轰动一时,康有为倡立孔教的主张影响很大,“保教”之说不胫而走。1898年,随着维新活动的进一步高涨,倡立孔教活动再掀高潮。是年春,德人占胶东,毁孔庙,康有为抓住此事大作文章,宣传立孔教为国教的急迫性。由于他们将保国与保教联系起来,在民族危机空前严峻的形势下很能拨动中国士人的心弦。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向光绪帝上了《请商定教案法律,厘正科举文体,听天下乡邑增设文庙,以尊圣师而保大教折》。至此,康有为提出了完整的孔教方案。

——摘编自喻大华《论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及其倡立孔教的活动》

材料二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相继建立,反清革命斗争风起云涌。清朝统治者一方面加紧暴力镇压,一方面强化文化专政,提倡尊孔读经,宣扬正统儒学,命令教育以尊孔读经,维护三纲五常为方针。随着阶级斗争形势的发展,康有为、梁启超走向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对立面,尊孔保皇成为他们的旗帜。1903年,章太炎指出人们须冲破“纪孔”“保皇”二关,方能走上革命道路。章太炎奋臂而起,首开正面批评孔子儒学之风。此后,革命派掀起了新的反孔批孔浪潮。

——摘编自李刚、何成轩《论中国近代的反孔思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倡导保孔教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章太炎反孔批孔的意义。
2019-12-14更新 | 82次组卷 | 3卷引用:天一大联考2019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三)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所建立的王朝,尽管采用满汉并用的政策,但实权却掌握在满洲官吏手中,很大程度上诱发了汉人排斥满族的“大汉族主义”情绪。鸦片战争后,列强在中国取得一系列特权,打破清朝封建统治的“稳定”,肆意干涉地方政务,地方要员也“扶洋自重”。随着通商口岸的增加,国内一些持巨资的买办、商人在地方投资设厂,使得中央政府在经济上对地方依赖。作为封建王朝支柱的八旗军腐朽不堪,面对地方起义,清政府不得不依靠湘军、淮军镇压。

——马淑娴《略析晚清中央体制变化的动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中央集权走向崩溃的原因

材料二 晚清的非统一政治格局,是其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遭受列强凌辱的最直接原因之,日相伊藤博文在分析甲午战争时说:“中国名为一国,实则十八国也。其为一国,则诚十余倍于日本,其为十八国则无一能及日本之大者,吾何畏焉?”在这种非统一的政治格局下,地方权力努力的目标是政治军事权力的扩大,而不是以生产活动促进国内市场形成。像机器局、船政局这些地方机构,都是由督抚经办且各自为政,这种官办、官督商办的企业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束缚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张玲玲《晚清时期非统一政治格局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非统一政治格局”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