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1 . 中国同盟会
(1)背景
____比较系统地接受了西式的近代教育。
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孙中山深知____不能挽救国家,于1894年11月在____组织兴中会,走上了____道路。
(2)成立:____年8月20日,孙中山与____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____革命政党________被推举为总理。
(3)纲领:孙中山提出的“____,恢复中华,____,平均地权”,成为中国同盟会纲领。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____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____、民权、____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4)影响:____的成立,有力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发展。
2022-08-2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册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2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鸦片战争以后,各国列强纷纷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破坏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各族人民面临着的共同命运和共同责任,进一步加强了他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推动着中国民族整合的进程。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中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资产阶级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宣布,中华民国乃“合五族而成”。中国境内各民族,主要是汉、满、蒙、回、藏五族“共享国家的权力,共担国家之义务”,“各于政治上有发言之权”,共享“立于平等地位”,“国家之事, 由全国五族人共组织之”,用“政治改革” 来实现“五族一家”。
——摘编自熊坤新等《孙中山“五族共和”思想的时代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五族共和”思想提出的背景并分析其影响。
2016-12-12更新 | 186次组卷 | 3卷引用:2015届河北邯郸市高三9月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3 . 下列是《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入中国后,国人在某一茶馆中的言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都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
B.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小工人日子更难过了
C.这么些赔款,砸锅卖铁也不够给的
D.听说小青年们有的去了日本,研究日本强大的原因,还成立了同盟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