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1911年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中,并无华侨代表之规定,所以华侨并无选举权。唯有“坐旁听席”。但在1912年8月,中华民国出台的《国会组织法》和《选举法》中,就明确规定了华侨的参议员的名额和选举办法。这种变化反映出(     
A.中国革命的包容性增强B.国民党内部组织日趋完善
C.政党政治成为各方共识D.资产阶级力量得到了充实
2022·湖北·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下图是近代一位青年寓居天津期间的元旦日记,箭头所指的方框内文字(     

   

A.流露出对社会嬗变的失落情感
B.反映了帝制到共和的时代变化
C.展现民国元年元旦的社会景象
D.表达作者投身革命的坚定立场
2022-07-14更新 | 4462次组卷 | 36卷引用: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国歌”的节选,其变化反映了
名称背景内容节选
《巩金瓯》清政府宣称“立宪”喜同袍,清时幸遵,真熙嗥,帝国苍穹保
《五族共和歌》中华民国成立揖美追欧……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
《中华雄立宇宙间》中华帝国成立勋华揖让开尧天,亿万年
《国民革命歌》广州国民政府成立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
A.西方资本主义影响的逐渐深入B.中国近代政治局势的频繁变动
C.中国近代思潮发展的与时俱进D.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不断加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清代,六部和理藩院分管内地事务和蒙、回、藏事务。民国建立后,根据1912年4月《袁世凯大总统命令》,内阁不设藩属部,所有原属该部管辖的事务均归并内务部接管,不仅如此,民国还特设蒙藏事务局,直属国务总理,以重事权。这一变化表明
A.民国政府已经完成国家统一B.民国政府民族政策更加合理
C.边疆与内地的管理体制一致D.政府对蒙藏地区的管辖增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钱病鹤的漫画作品《辞旧迎新》,该漫画
A.反映了国家政权的更替B.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C.佐证了共和政体的建立D.说明了革命性质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11年12月,孙中山宣称:“革命之目的不达,无议和之可言。”1912年1月,他致电袁世凯说:“文不忍南北战争,生灵涂炭,故于议和之举,并不反对。”这一变化反映了孙中山希望
A.联合进步力量推翻清王朝B.通过政治妥协实现政权平稳转型
C.实现与清政府的和睦相处D.团结国内民众以抵抗外来侵略
7 . 国旗的变迁记载着历史。从下列中国国旗的演变最能体现的是
A.国家领土变化B.国家性质变化C.思想文化变化D.国际地位变化
8 . 1912年1月2日,孙中山向全国颁发了《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中华民国改用阳历。”接着,参议院补充规定:新旧二历并存,新历下附星期,旧历下附节气,吉凶神宿一律删除。变化表明
A.近代中国社会的开放性和科学性增强
B.《临时约法》的颁布推动了社会风俗的变迁
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开始呈现新旧并存特点
D.南京临时政府注重反对封建迷信活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世纪初,革命派认为“中华民族”仅仅指“汉族”。武昌起义成功后,象征18省汉族铁血团结的“十八星旗”高高飘扬于武汉,但最终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取代“十八星旗”成为中华民国国旗。这个变化
A.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融合和发展
C.断绝了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D.标志着汉族政权被五族共和政权所取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