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清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I2),清王朝最后-位皇帝,中国自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以来最后一位承绪封建法统的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正式颁布退位诏书,此诏书(     
A.实现了国家政权和平交接B.具备了宪法和法律的性质
C.宣告中国封建制度的终结D.是各方面力量博弈的产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徐兆玮《棣秋馆日记》记载:“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材料能说明辛亥革命(     
A.完成了民主革命目标B.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构建了民主政治体制D.促进了共和思想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下图是近代一位青年寓居天津期间的元旦日记,箭头所指的方框内文字(     

   

A.流露出对社会嬗变的失落情感
B.反映了帝制到共和的时代变化
C.展现民国元年元旦的社会景象
D.表达作者投身革命的坚定立场
2022-07-14更新 | 4514次组卷 | 36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湖北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近人日记写道:“都中人心震恐,各王公密议甚秘,外间不得知,第闻肃亲王主张以禁卫军严守宫廷,东西洋留学生在京者,暂令出境,派陆军大臣督师赴鄂而己,又有主张挖断黄河铁桥,阻兵北来者,甚可笑也。”这一场景应发生于
A.中日甲午战争时期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12年12月,中华民国举行了参众两院议会首次选举。经统计,两院席位的选举结果如下:民主党得到24席、统一党得到24席、共和党得到175席、国民党得到392席、跨党和无党者得到255席。这一现象的出现(     
A.得益于革命打碎了旧的体制B.标志共和制在中国的诞生
C.导致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D.说明民主选举的基础广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13年4月8日,第一届国会在北京成立。在这届国会短暂存在的半年多时间里,不少议员积极问政,对宋教仁案、大借款案、俄蒙协约案、预算案等争执激烈,弹劾案、质询案也层出不穷。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政治秩序日益混乱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宪政观念得到加强D.北洋军阀势力逐渐坐大
2021-11-06更新 | 544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八县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1912年民国成立后,唐群英、张昭汉、沈佩贞等60余人以中华民国女界代表的名义,上书南京临时参议院,正式提出将女子参政权写入宪法。议案被否决后,女界中激进分子于3月19日以“武装的状态”闯入参议院的议事厅。因有众多警卫把守,求见议长未果,遂将议院会场门窗玻璃击破,并将欲阻止其行动的一个警卫兵踢倒在地,唐群英等坚持几个小时才散去。这表明
A.辛亥革命后女性参政意识深入人心B.中国近代宪政道路的曲折与艰难
C.民国初期民主法治成为社会共识D.社会革命与女权革命同步交织进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