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武昌起义后,全国大部分省宣布成立军政府,湖北军政府制定了《中华民国鄂州约法》,对人民享有的各项民主权利进行了规定,勾勒出议会民主制的雏型,从制度上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选举制度的基础。南方独立各省的代表组成的各省都督代表联合会是具有国会性质的机关,其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参议院议员及大总统选举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南京临时参议院,进行第一届临时大总统的选举。之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民主选举制度的基本内容进行规定。临时参议院制定了一整套包括国会议员选举制度、省议会议员选举制度及大总统选举制度在内的选举制度,进行了民国初年的第一次国会选举、省议会议员选举及大总统选举。在北京临时参议院时期,又相继制定了《国会组织法》参议院议负选举法》众议院议员选举法》《大总统选举法》,这些法律的形成确立了民国初年的选举制度。

——摘编自唐可迈《民国初期选举制度评价》

材料二   1937年、1941年、1945年大部分抗日根据地所辖的乡、县、边区都进行了大规模的选举,选举产生了边区各级参议会和各级政府。选举实行“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投票”原则,规定“凡满十八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男女、信仰、党派文化程度,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以说,抗日根据地的选举是真正具有“普遍而平等精神”的选举。当时边区90%以上的群众是文盲,为保证选举的顺利进行,晋察冀、晋绥、晋西北、山东等抗日根据地均从实际出发,创造了投豆、票选、画圈、画杠等多种投票方法。此外,还表演选举话剧、出版选举报刊等,共产党员和干部则挨家挨户宣传选举的重要性,有的为了方便选民投票还背着投票箱上门。到1941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约有91%的选民参加了选举。

——摘编自王冬梅《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开创性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年选举制度得以确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抗日根据地的选举活动。
2 . 1914年的《新编中华国文教科书》仅用几句话简述了武昌起义,但编者用了将近2页的篇幅重点叙述袁世凯力促“清帝逊位”的具体过程。编书者意在
A.强调清王朝统治结束B.遵循秉笔直书的著史传统
C.突显南北议和的功绩D.构建北京政府统治合法性
3 . 有学者研究指出,袁世凯当政期间,中央政府对南方各省缺乏实际支配力。当时的政治格局,是一个日益倾向中央集权的国家结构的总统,主持着一个事实上的联邦政府。为重新塑造中央权威(亦有个人野心的因素),袁世凯决定回归帝制。据此可知
A.民主共和制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B.恢复帝制基于当时的现实需求
C.南方各省普遍缺乏国家统一意识D.近代中国国家政治转型的艰难
2022-05-16更新 | 1478次组卷 | 27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颁布《国会组织法》,如表为南京临时参议院与清朝谘议局对选举国会议员的规定,据此可知民国初年
居住年限不动产教育程度选民年龄
南京临时参议院居住选区两年以上500元小学毕业21岁
清朝月谘议局居住选区十年5000 元中学毕业25岁
A.政治参与主体扩大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重视进行法制建设D.封建专制思想十分浓厚
5 . 《申报》以下为民国初年《申报》部分刊文统计表
时间标题内容摘录
1912.1.1《新祝词》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新出母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
1913.3.22《宋教仁被刺纪详》叠接友人密函,谓宋君前在南京时即有人潜随其后,希图行刺,请其谨慎自卫
1913.5.8《杭垣近来之恐慌》浙省自谣言七省独立二次革命大起,人心惶恐
1914.1.31《祭天祀孔》有谓祭天祀孔可以化人俗,我则不信
1915.4.1《官厅对于排斥日货之劝止》墙上所贴“同胞、爱国、抵制日货”之通启及种种传单,触目皆是
1915.5.17《签押》苟引以为耻者,则必人人奋起谋所以洗此耻(二十一条)
1916.2.29《今竞何如》今者帝制论当烟消而火灭矣
1916.9.16赠送《新青年》样本,函索即寄主任者独秀先生之主张:提倡旧伦理道德之讨论,介绍西洋近代文艺,输入适于我国之新思潮
1919.5.6北京电各校学生5千人入使馆界执旗书:誓死争青岛及讨伐卖国贼曹陆章字样

阅读材料,围绕民国初年社会的整体或某一方面,自拟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5-01更新 | 52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2022届高考临考信息历史试题
6 . 1912年,中国封建买办阶级的政治代表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开始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但是,袁世凯并不以此为满足,他登上临时大总统的宝座之后,就千方百计摧毁辛亥革命的成果,实现独裁统治,逐步恢复帝制,建立袁氏朝廷。这一现象
A.体现传统观念依然深厚B.说明民众民主意识薄弱
C.导致辛亥革命彻底失败D.反映帝国主义保守态度
2022-05-01更新 | 528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该规定意在
A.防止袁世凯独揽大权B.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兴起
C.成立民国临时政府D.明确行政权力最终归属
8 . 民国时期某学者指出:“共和改创,孙不得不让位于袁以完成统一,而孙氏之党恐袁专擅,乃假手法约,设种种规定以束缚之,行政之权务求减削,立法之权事事扩张。”据此可知,“孙氏之党”的行为(     
A.违背了民主共和的精神B.照搬了美国政治体制
C.借助权力制衡维护共和D.结束了君主专制独裁
9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自己规定了严格的修订程序:“本约法,由参议院参议员三分之二以上,或临时大总统之提议,经参议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可决,得增修之。”该项规定所体现的原则是
A.三权分立B.宪法至上C.人民主权D.民主协商
10 . 《顾维钧回忆录》记载:1912年的北京由“废帝宣统管辖之下的紫禁城”“东交民巷和民国首都三部分组成”;1913年,“(袁世凯)对国民党的活动采取了坚决镇压手段”“临时国会被解散了”“袁(世凯)下令逮捕许多重要的国民党党员”。据此可知,当时
A.推翻君主专制迫在眉睫B.军阀统治丧失基础
C.帝国主义势力异常强大D.民主革命任务艰巨
2022-02-28更新 | 6989次组卷 | 58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河北历史高考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