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7 道试题
1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该规定意在
A.防止袁世凯独揽大权B.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兴起
C.成立民国临时政府D.明确行政权力最终归属
2 . 民国时期某学者指出:“共和改创,孙不得不让位于袁以完成统一,而孙氏之党恐袁专擅,乃假手法约,设种种规定以束缚之,行政之权务求减削,立法之权事事扩张。”据此可知,“孙氏之党”的行为(     
A.违背了民主共和的精神B.照搬了美国政治体制
C.借助权力制衡维护共和D.结束了君主专制独裁
3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自己规定了严格的修订程序:“本约法,由参议院参议员三分之二以上,或临时大总统之提议,经参议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可决,得增修之。”该项规定所体现的原则是
A.三权分立B.宪法至上C.人民主权D.民主协商
4 . 1912年1月24日,《申报》刊登了题为“北京某要津之秘密信”的文章,内有“项城(袁世凯)并不坚持君主政体,惟所处地位,断不能直截了当宣布共和。南中舆论,每不谅其苦心……”等内容。该文的发表客观上
A.反映了袁世凯的真实想法B.推动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C.减轻了新政府的外部压力D.加速了清帝退位的步伐
2022-02-02更新 | 35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当代学者周有光在为《告别皇帝的中国》作序时说:“人类历史的演进轨道:……政治从神权统治到君权统治(专制)到民权统治(民主)。世界各国都在这同一条历史跑道上竞走,中国不是例外。”其中,可视为中国“民权统治”开始的标志是
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6 . 《顾维钧回忆录》记载:1912年的北京由“废帝宣统管辖之下的紫禁城”“东交民巷和民国首都三部分组成”;1913年,“(袁世凯)对国民党的活动采取了坚决镇压手段”“临时国会被解散了”“袁(世凯)下令逮捕许多重要的国民党党员”。据此可知,当时
A.推翻君主专制迫在眉睫B.军阀统治丧失基础
C.帝国主义势力异常强大D.民主革命任务艰巨
2022-02-28更新 | 6989次组卷 | 58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河北历史高考真题
7 . 有学者研究指出,民国初年的政党犹如春草怒生,群起建立。经过令人眼花缭乱的分化组合后,由300多个政党、社团逐渐形成了30多个有一定力量的大党。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贯彻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理念B.责任内阁制度得到切实贯彻
C.法律规定人民有集会、结社的权利D.广大民众积极投身政治生活
2022-02-21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2021-2022学年高二(普职融通部)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宋教仁说:“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则总统政治上之权力至微,虽有野心者,亦不得不就范。”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B.旨在维护民主共和的革命成果
C.体现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D.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
2022-06-25更新 | 829次组卷 | 36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而“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在
A.主权在民和三权分立代替了君主专制B.建立公务员制度代替了贵族世袭官制
C.开始用考试选拔官吏代替了科举制度D.以法律法规取代乡规民约
10 . 1912年2月14日,孙中山提出有条件辞职,3月10日袁世凯举行就职典礼,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据此推知
A.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B.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迅速壮大
C.革命党人竭力维护革命果实D.袁世凯掌握政权试图复辟帝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