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1912年3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下列条款,有利于直接制约临时大总统权力的是
A.“中华民国的人民一律平等”
B.“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C.“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
D.“临时大总统代表全国接受外国之大使公使”
2 . 1912年1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中华民国实行总统制,临时大总统拥有“统治全国”等各项权力;而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则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规定“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临时约法做出这一修正的原因是
A.革命党内部争斗,妥协退让
B.加强总统的行政决策权力
C.强化议会权力防范个人独裁
D.立宪党人和旧官僚的支持
2019-05-18更新 | 924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之一是“揖欧(学习欧洲)仿美”。其“揖欧”表现在
A.学习英国,实行责任内阁
B.效仿美国,确立民主共和
C.仿照法国,尝试君主立宪
D.以俄为师,推行改良道路
4 . 中国近现代史上先后出现了两部宪法,其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据此可知,这两种宪法都体现了
A.“人民主权”思想
B.“三权分立”思想
C.社会主义思想
D.三民主义
2018-12-1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5 . 1911年10月16日,湖北军政府颁布《中华民国鄂州约法》规定:“鄂州政府由都督任命的政务委员、议会、司法等部分构成;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通讯、信教、居住等自由;都督由人民公举,任期三年,连任以一次为限;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标志着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B.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精神基本一致
C.建立了与英国相同的政体
D.依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基本原则制定

6 . 民主化、法制化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

材料一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和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

(1)列举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组织机构,并简要说明其发展的三个阶段。

材料二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政治原则。

材料三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掀起了争取选举权为目的的激进运动,以争取国会选举改革;工人阶级也掀起争取普选权的斗争。

1831年辉格党(自由党的前身)内阁提出改革法案,主张取消衰败选区……空出席位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和人口较多的郡,降低选民资格。经过反复激烈斗争,终于在1832年通过,英国选民增加了22万人。19世纪中叶,英国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再次掀起争取国会选举改革的斗争,1884年自由党格莱斯顿内阁使选民人数从255万增加到450万。

——摘自《英国政治制度史》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原因。

8 . 《临时约法》的内容不包括
A.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按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C.参议院对临时大总统有弹劾权
D.实行总统制,总统有行政、立法、司法权
9 . 1912年5月20日,上海《民权报》记者戴天仇发表了一篇时评短论《杀》:“唐绍仪(内阁总理)愚民,杀!袁世凯专横,杀!”这篇杀气腾腾的短评得以发表的前提是
A.北洋军阀独裁卖国,激起民愤
B.上海外国租界集中,自由民主气氛较浓
C.南方控制在革命党人手中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言论自由”
10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以法律的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在民
B.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
C.它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D.它在法律上宣告了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