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自己规定了严格的修订程序:“本约法,由参议院参议员三分之二以上,或临时大总统之提议,经参议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可决,得增修之。”该项规定所体现的原则是
A.三权分立B.宪法至上C.人民主权D.民主协商
2 . 1912~1915年,北京政府参议院在处理与中央行政总机关国务院的关系时,往往居于主动地位,可以毫无顾忌地提出弹劾案;而国务院因没有法定的解散国会权力,在政争面前,一般以退缩为主。这说明,民国初年
A.中央行政权力划分陷入混乱B.责任内阁制形同虚设
C.中央出现单向权力制约关系D.政党政治逐渐走向失败
3 . “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但它带有民主性、革命性。”文中的“革命性、民主性”是指
A.规定“主权在民”“三权分立”
B.形式上具备了现代宪法的雏形
C.规定了当时国家的根本任务
D.有利于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2021-07-01更新 | 277次组卷 | 42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现代国家成熟、完备的宪法相比, 关于人民权利、义务和人民的自由权的规定有许多不成熟之处, 但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条件出发, 仍具有时代进步性。其“时代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A.防止了袁世凯独裁专制B.有科学革命纲领作指导
C.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D.最终确立了总统制政体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法律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共同纲领》
6 . 清末“新政”时期开始建立现代社会运作架构,民国初年的北洋政府时期基本沿用清末新政所制定的一系列法律和审判制度,民国十三年(1924年)国民政府在广州建立,这时民法、刑法等基本法律文本仍大体承袭了清末新政的成果。上述材料表明
A.清末“新政”有利于促进法律的规范化、近代化
B.清末“新政”促进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C.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一样,都是只关注政治方面
D.清末“新政”如果认真实施,一定会推进中国的理性化与专业化
2018-10-05更新 | 748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中国近现代史上先后出现了两部宪法,其中一部宪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另一部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据此可知,这两部宪法都体现了
A.“人民主权”思想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三权分立”理论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18-08-27更新 | 523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传统观点认为,孙中山辞职、退位清帝享受优厚待遇、袁世凯上台,标志着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高全喜在《立宪时刻:论〈清帝逊位诏书〉》中则认为,辛亥革命的和平结束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意在强调
A.革命派的软弱与妥协导致辛亥革命果实丧失
B.清帝顺应形势主动退位促成权力的平稳交接
C.政权和平转移的同时又使国家免受战争之害
D.袁世凯凭借强大的北洋新军实现了和平夺权
2018-01-26更新 | 282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可决弹劾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这反映了该约法
①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②实行责任内阁制
③实行总统制
④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 . 辛亥革命初期,革命党人认为要解决当时南北对立僵局,“非袁(世凯)不可”。但到清帝退位后,袁世凯即将就任临时大总统时,革命党人又认为“非限袁不可”。“限袁”采取的主要设想是
A.参议院决议临时政府定都南京B.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C.要求袁世凯通电声明赞成共和D.南京临时政府实行责任内阁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