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初的政党政治实践之所以会失败……政党自身的严重畸形化,各党派间无休止的激烈竞争,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基础的薄弱,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根深蒂固以及由于国民民主意识的淡薄与参政能力的低下而造成的民众支持力的不足等。除此之外,资产阶级政治精英对政党理念的主观认识与实践,以及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为代议制民主建立所准备的条件的不足,也是不可忽视的两个因素。

——摘编自《论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

材料二   照搬西方政党政治模式,脱离了中国基本国情。西方政党政治的兴起与其制度的确立,是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整个国家严重资本主义化之后。辛亥革命后,政权虽然易手,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天下而非政党的天下。所谓自由结社、合法反对、公平竞争、轮流执政等政党政治的原则,在当时的中国并不具备,虽然在形式上,民初各政党获得了较多的政治权利,但在关键的政权问题上,手执枪杆子的袁世凯是不会让步的。……因此,在当时中国国情下,如果政党要去搞所谓政党政治,要么成为独裁者欺骗民众的工具,要么成为独裁者刀俎下的鱼肉。

——章开沅《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发展》

材料三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总理及各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引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政党政治名存实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其目的是什么?
2023-10-1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图为1912年辛亥革命周年纪念之际《真相画报》发表的马星驰的系列漫画《一年来之回顾》。作者创作该漫画意在(     
A.表达对民主宪政前途的忧虑B.展现清朝末年复杂的政治形势
C.讽刺北洋军阀割据的黑暗统治D.表明民主法治已成为社会共识
3 . 《顾维钧回忆录》记载:1912年的北京由“废帝宣统管辖之下的紫禁城”“东交民巷和民国首都三部分组成”;1913年,“(袁世凯)对国民党的活动采取了坚决镇压手段”“临时国会被解散了”“袁(世凯)下令逮捕许多重要的国民党党员”。据此可知,当时
A.推翻君主专制迫在眉睫B.军阀统治丧失基础
C.帝国主义势力异常强大D.民主革命任务艰巨
2022-02-28更新 | 6911次组卷 | 58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出于遏制最高政治权力掌握者滥用权力和确保政治弹性、清弭党争,使其和政体内变更领导者的行动不致"摇动国本"的目的,他们的选择是
A.提出了民权主义B.发动了武昌起义
C.实行责任内阁制D.成立了中华民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异常活跃,有激进和保守二派之分。各种政党分化组合,党派林立,国民党力量强大,曾一度在国会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因受执政者打压,任何政党都未进入国家权力的核心,政党政治的实践以失败告终。由此可知
A.共和制度丧失生命力B.民主政治不合时宜
C.专制政体扩大影响力D.政治革新道路曲折
6 . 音正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缺陷》指出:“《临时约法》的失败……其本身存在的严重缺陷,乃是导致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宪政在一个国家的确立,往往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几千年专制的国家。”材料指出辛亥革命未能在中国实现宪政的原因有
①中国几千年的专制传统   ②约法自身存在缺陷
③宪政确立的长期性   ④缺乏政党政治的尝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的民主制度不是照搬照抄英国或法国的基本民主理论,而是在符合其国情基础上的一种民主理论创新,从《邦联条例》的初步民主构想到1787年宪法的三权分立制衡制度,美国的民主真正地具有了美国化的特色。

——摘编自王微《美国民主制度的国情基础论析》

材料二   中华民国建立伊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法律的形式废除了在中华大地绵延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确立了中华民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治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了公民一律平等,没有种族、宗教、阶级之分,都享有选举权以及被选举权。在法律规定下,为了召开第一届国会,在1912年8月到1913年4月这九个月间,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了国会议员选举。这次国会议员选举主要是政党的形式展开的,采用“复选制”。因为政党活动的合法化,当时虽然有大大小小的政党将近一百个,但是真正有实力角逐的就只有国民党、共和党、统一党和民主党,所以国会议员的席位就在这四个党派中产生。辛亥革命成功后没有建立起权威政府,革命党自身建设存在不足,没有也不愿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政治中来。政治参与表面看起来一片繁华,其实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短暂的繁华后权力被北洋军阀政府夺走了。

——摘编自杨光《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启示》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在政治制度上的创新,并简要说明近代美国民主制度产生和实现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现代化做出的贡献,并分析导致辛亥革命政治现代化失败的原因。
8 . 1913年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构成基本情况表

据表可知,民国初年
A.民主宪政具有广泛群众基础B.权力制衡得到法律制度保障
C.政治运作具有新旧调和色彩D.进步力量开始主导政治局面
9 . 政治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通过对政治制度演变发展历史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清醒地把握当今中国和世界的政治特点以及未来走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漫画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该政体最早是通过哪一部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
(2)以图二为例,简要说明美国确立的政治制度是如何确保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
(3)辛亥革命大大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指出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法制建设上的重要成就及意义。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行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被誉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的是什么?
2019-12-2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格尔木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主张取法西方的兵器、声光化电之技,而后维新派又力主学习西方宪政之术,但都以失败告终。百日维新后,中国激进主义的政治变革发端。1912年,他们制定并通过了《临时约法》。该学者意在强调《临时约法》
A.是维新派和革命派共同制定的宪法B.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变化的结果
C.确保了共和体制在中国的成功实践D.在政治制度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