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 道试题
1 . 近代中国一系列法律性文件,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都明文规定了独立、公开审判的司法原则——“法官独立审判,无论何人,不得干涉之,法院之审判,须公开之”。司法独立的原则不仅写在宪法中,而且在实践中也有所体现。这反映出
A.社会对司法公正的追求
B.民主革命任务基本完成
C.近代中国宪政不断完善
D.中国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2 . 从武昌起义至民国二年底,“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据统计,当时全国公开成立的团体达682个,其中政治党团者312个。这种现象说明,该时期
A.政党政治在中国的确立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主政治成为时代潮流
D.专制主义已被彻底根除
2018-07-24更新 | 367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实行总统制;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颁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这种做法
A.引发政体频繁变更社会动荡B.权力分散降低行政效率
C.因人设法违背法律精神D.有利于防止专制维护共和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孙中山认为:“吾国昔为君主专制国家,因人而治,所谓一正君而天下定。数千年来,只求正君之道,不思长治之方。而君之正,不可数数见。故治常少,而乱常多,其弊极于清季。”为防止人治,《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材料二一个重要的进步是1912年宣告几千年帝制终结的中华民国建立。这是一次搬用西方共和制度的勇敢的试验。它埋葬了君主制度,普及了民主观念,而它的迅速失败又引发了对搬运西方民主的反思和对中国民主化道路的新的探索。

—徐宗勉等《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追求》

材料三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地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以法治取代人治的原因。据材料一,指出《临时约法》体现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中华民国建立”是“一次搬用西方共和制度的勇敢试验”。

(3)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5 . 1911年10月16日,湖北军政府颁布《中华民国鄂州约法》规定:“鄂州政府由都督任命的政务委员、议会、司法等部分构成;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通讯、信教、居住等自由;都督由人民公举,任期三年,连任以一次为限;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标志着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B.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精神基本一致
C.建立了与英国相同的政体
D.依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基本原则制定
6 . 1912年底,云南都督蔡锷认为,《临时约法》使得临时政府难有作为,如果正式宪法由国会制定,“难保不偏重党见,趋于极端,徒为防制行政首长之条规,致失国家活动之能力”。据此可知蔡愕(       
A.主张修改约法,强调权力制衡B.反对政党政治,巩固革命成果
C.主张推动宪政,维护民主共和D.质疑议会民主,增强政府权威
2018-05-18更新 | 160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张家口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华民国成立后,居于北方舆论领袖地位的《大公报》对于“临时议会”临时参议院的立法议事活动和“临时人民代表”临时参议员的言行及其表现做了全面详尽的报道,并进行了直率乃至无所顾忌的评论。这表明
A.《大公报》成为全国舆论的权威
B.立法权受到舆论的有效监督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当时社会政治的开放度与参与性
8 . 下面为《钦定宪法大纲》的部分内容,其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共同点有

①采用内阁制的组织形式
②体现了一定的分权思想
③规定主权在民,人民一律平等
④承认了公民的一些基本权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 . 民国法学家王宠惠针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宪法之制定,有二要义焉:一曰,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也。二曰,宪法者非因一时而定,乃因永久而定也。”王宠惠提出的问题实质上反映了
A.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
B.人治观念与法治理想的矛盾
C.袁世凯与孙中山的矛盾
D.民主宪政与专制统治的矛盾
10 . 理清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础。辛亥革命时期史事纷杂,以下史实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④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A.④①③②
B.①④②③
C.④③①②
D.①③④②
2018-03-23更新 | 176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正定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