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1 . 1912年,梁启超建议袁世凯“礼罗”国内政治人士,组建“健全之大党,使为公正之党争”;到1913年,梁又坦言“国中无所谓政治,无所谓政党,但见无数之个人朋比以自营已耳”。可见,在梁启超看来,民国初年
A.政党政治尝试失败B.共和政体遭到破坏
C.民主政党难以组建D.缺乏民主实践基础
2 . 毛泽东曾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中的“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
A.规定中华民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B.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C.以宪法的形式否定了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D.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3 . 民国初期,政党、社团迅速兴起,如统一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共和建设讨论会、中国社会党等。这些党派大体为原有的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的分合。1912年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这说明(  )
A.辛亥革命的任务已完成B.民主共和形势迅速发展
C.北洋政府推动政党政治D.国民党的组阁获得成功
4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二章规定:人民的身体非以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人民 的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人民有“保障财产及营业”“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 社”等自由;人民有“请愿于议会”、选举及被选举权利;人民有依法“纳税”“服兵役”的义务。 这些规定
A.使人民主权的政治原则进一步具体化B.突出体现了革命派的政治意图
C.体现了政府与人民权力间的相互制约D.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与等级制
5 . 据统计,负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起草、审查的14人,除两人年龄不详外,其余12人平均年龄仅30岁,而且多数仅接受日本法政速成教育,“生息于专制政体之下既数千年……政治之学,夙未讲求,经验所至,尤属浅薄”。这表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者
A.以开启近代法制转型为使命B.宪政思想较为淡薄
C.注重借鉴日本的政治体制D.革命经验比较丰富
6 . 1912年初,法国驻华官员拉伯第指出:一旦共和建立,那么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共和的缔造者们一定会让袁世凯靠边站,不会让他在中国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临时约法》确立责任内阁制
B.革命党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
C.中华民国遵循三权分立原则
D.列强在华统治方式开始变化
7 . 1912年3月,孙中山签发《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孙中山此举意在
A.阻止袁世凯复辟帝制B.集中精力于民生建设
C.巩固资产阶级共和制D.迫使清朝宣统帝退位
8 . 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大多数人认为:“袁世凯尽管不好,我们希望他好,要用诚恳的劝告,严密的监视,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不能不好。”这表明当时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
A.尽管妥协但政治上日趋成熟B.缺乏足够的实力来巩固政权
C.已认清袁世凯的反革命本质D.认识到了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2021-05-25更新 | 431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12年2月,孙中山召集同盟会议员讨论约法,特别强调“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之真意义所在,一以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得到与会者赞同。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得到全国各阶级一致拥护B.具有反独裁和求民主的精神
C.预见袁世凯采取复辟行为D.存在因人设法的历史局限性
2021-05-19更新 | 208次组卷 | 6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博湖县奇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从美国途经欧洲回国,在法国巴黎发表谈话,更加明确地宣称:“中国革命之目的,系欲建立共和政府,效法美国总统制。”但是,清帝退位之后,为避免接任临时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擅权,《临时约法》最终确定中国的政体是“责任内阁制”。这一变化
A.表明革命派的立场不坚定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妥协性
C.为确保革命胜利果实的变通D.最终导致政治民主化的失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