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5 道试题
1 . 有学者评论:“共和之局,既成于北洋武人,然成因却是党人,然革命党在事实上不能立时居政治中心地位,而袁、段、冯、王诸巨头,又系前清达官,亦新亦旧之人,与当时新旧过渡时代尊官卑民之群众心理相吻合。故北洋为世所重,民党为俗所轻。”这一评价旨在说明
A.革命派迫于无奈而让位于北洋集团
B.国人并不具备实行民主共和的素质
C.辛亥革命没有铲除封建制度的根基
D.北洋集团起到稳定时局的历史作用
2019-05-20更新 | 25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5月二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在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研究中指出:“所谓分权制衡是双向互动的。揆诸参议员之本意,大概是想操政治上之主动,制人而不受制于人。殊不知这种做法却因与其鼓吹的分权制衡理论不相吻合,不但不能能收限制行政首脑之效,反而授人以柄,引起反对派的激烈反对。”作者旨在强调
A.该法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
B.革命派内部存在着分歧
C.行政权有效的制约了立法权
D.政体的选择是因人立法
2019-04-19更新 | 2328次组卷 | 52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博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特别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最能体现这一制度特点的是
A.中华民国的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总统行使主要权力需经参议院同意
C.参议院有权弹劾总统和否决总统的提案
D.总统公布法律及命令时须有国务员副署
4 . 下表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部分内容,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A.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5 . 南北议和之际,北方的孙宝琦致电各省都督:“今者南北意见两无归宿之途,深恐停滞日久,战祸方长,万一牵及外交,为患更深。”南方张碧则因“英人李治面告,东邻日本与宗社党一月前已有勾结”而忧虑。他们的忧虑侧面反映了
A.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B.列强支持清政府
C.国家面临着分裂危险
D.袁世凯上台的必然性
6 .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法律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共同纲领》
7 . 下表反映了中华民国成立之初两大政党的情况。据此推断,两党斗争的焦点应体现在
A.是否拥护君主专制
B.是否实行政党政治
C.是否拥护民主政治
D.是否拥护袁世凯
9 . 孙中山说:“政是众人之事,集合众人之事的大力量,便叫做政权,政权可以说就是民权。”下列事件符合孙中山的“政权”思想的是
A.成立同盟会
B.建立湖北军政府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018-12-1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预测历史试题
10 . 近代某一法律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法律的进步意义在于
A.成为封建统治结束的标志
B.事实上宣告了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C.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的丰碑
D.标志着反帝反封建任务的彻底完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