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5 道试题
1 . 近代某一法律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法律的进步性是
A.宣示了中华民族独立B.开启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C.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D.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2021-12-18更新 | 512次组卷 | 40卷引用:河北省辛集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2 . 中华民国成立后,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束缚极感不便,思于宪法根本纠正之。国民党以国基初奠,袁世凯野心跃跃,亦思于宪法严厉预防之。这反映出中华民国成立后
A.袁世凯力图修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不足
B.辛亥革命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国民党为维护革命成果无视宪法的权威
D.民主与专制存在着斗争冲突
3 . 有学者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欲将总统制改为内阁制,但已经建立的制度改动起来殊非易事,临时参议院不得不寻求平衡,在赋予内阁行政权力的同时,保留了总统制体制下国家元首享有的若干权力,以致后来发生府院之争。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切实维护了共和体制B.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
C.扩大了参议院的权力D.在政体选择上因人立法
2020-08-20更新 | 933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最大特点在于制定了最大限度强化议会权力的责任内阁制,其实际起草人宋教仁意在通过对大总统权力加以制约来限制袁世凯的独裁,同时也是为了防止革命党内部出现集权趋势。这反映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具有强烈的民主色彩B.与三民主义原则相悖
C.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D.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6 . 下表为1912年初中华民国政治事件的记录。这体现出:
A.资产阶级力量迅速成长起来
B.普通民众接受民主共和观念
C.革命党试图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D.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7 . 毛泽东同志曾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下列内容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国民一律平等B.法律需奉诏施行C.组建皇族内阁D.规定实行总统制
8 . 如图为晚清最后十年“清政府、立宪派与革命派三股力量之间博弈”知识结构框架图。对该图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①清政府为维护君主专制打出了“预备立宪”的幌子
②立宪派与革命党的博弈,说明彼此间不存在同一性
③袁世凯在三股力量之间的博弈过程中完全置身于外
④博弈的实际结果是以革命派为主体的共和政府成立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9 . 学者易中天说,实际上,历史的进步往往因为妥协……其实妥协是一种政治美德。下列史实能够诠释上述观点的是
①扶清灭洋   ②清帝退位   ③英国光荣革命
④美国1787年宪法   ⑤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D.②④⑤
10 . 从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机关来看,南京临时参议院40余名参议员来自17个省。从组成上看,南京临时参议院40多名代表中,资产阶级革命派有30多人,占总数3/4以上,立宪派不到10人,即不到总数的1/4。据此可知,《临时约法》
A.反映了南北方的妥协B.巩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
C.缺乏广泛的代表性D.体现了社会各阶层的要求
2020-02-0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