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司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证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二   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   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材料三   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道路打开新的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未改变旧中国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孙中山对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做了怎样的概括?
(2)依据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2020-09-1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诗:“中山奋起卫……叱咤风云革命章。首义武昌摧末帝,共和民主屹东方。”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需副署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___《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指出材料一诗中提到的重大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和作用。
2019-11-1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3 .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材料二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凭借。……第一件叫做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材料三   辛亥革命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而且引发了诸多社会革新和移风易俗的“第一回”。

——马敏《三种视野拓展辛亥革命史研究》

材料四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一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请用明清时期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迈出“第一步”“第一回”的具体成果。
(4)概述材料四中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主要观点。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十分集中地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思想主张。概括他们为实现这一主张所进行的努力。
(2)材料二中提到“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你是如何理解这一结论的?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的“里程碑”意义。(不得完全摘抄材料原文。)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

材料二鸦片战争前中英实力的对比

国别中国英国
综合国力落后封建国世界强国
社会形态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军事力量装备陈旧,素质低下船坚炮利,战斗力强
对外政策闭关锁国,被动殖民扩张,主动
中英贸易出超入超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孙中山建设人民享有民主权利和幸福生活的现代化国家的理想,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2011年10月9日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信息?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不利的影响?

(2)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结合材料二中的表格内容,你认为是否有道理?说明你的理由。

(3)辛亥革命为建设人民享有民主权利的国家做出哪些重大举措?结果如何?

2017-12-1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人教版历史高一必修一第四章第十课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6 . 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史册!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永远值得中国人民尊敬和纪念!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某一组织颁给成员的一种凭证,这一组织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辛亥革命进程的发展。



(1)写出这一组织的名称。

材料二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十一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据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什么原则?该文献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三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11年的40多年间,投资万元以上的厂矿约700多个,资本总额仅1.3亿元左右,而1912年至1919年8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1.3亿多元,8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

——据《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整理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袁世凯身败名裂,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中国近代史参考》


(3)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材料四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4)为改变革命屡败的局面,孙中山在政治上有何重大举措?
2018-12-06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年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7 . 2011年5月27日武汉综合新闻网报道: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武汉市537路公交车的20余台公交车撤掉全部商业广告,换上了展示辛亥百年风云的公益广告,以示首义之城对辛亥革命先烈的纪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孙文君既当选为临时大总统,南京各省代表团即发电敦促就任,孙总统遂于阳历1月1号,即旧历十一月十三日,携同顾问员,由沪专车赴宁。下午十时(即晚上十点)行就任礼,宣读誓词,词曰:“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 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谨以此誓于国民。”誓毕,旋即发令,改用 阳历,以本日为中华民国 元年元月元日。
(1)从材 料一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总纲
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三条 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
(3)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对辛亥革命产生了一定影响。请结合相关史实举例说明。
(4)“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中的一个里程碑”。请你写一段纪念辛亥革命的公益广告词。
要求:广告词能够反映出辛亥革命的功绩或精神。   字数不超过50字。

8 .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巨变,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有个学生写了一篇小论文。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正式大总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青天白日旗为国旗,3月颁布《中华民国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政府实行总统制和三权分立制度,以中华民国纪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材料二从2010年初开始,一场辛亥革命百年庆典主办权的争夺战在武汉、广州、南京等城市之间展开。

材料三100多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1)材料一的小论文当中有几处错误,请找出并纠正。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几个城市争夺庆典主办权的主要历史原因。

(3)材料三中“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是指什么?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什么样的辛亥革命精神?

2017-12-15更新 | 110次组卷 | 6卷引用: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同步练习
9 . 法律的地位和作用始终是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签署并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临时约法》。1921年他却在《五权宪法》中指出:“在南京定出来的民国的法里头,只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那一条,是兄弟所主张的,其余都不是兄弟的意思。”在一次讨论中他又说:“内阁制,纯恃国会,中国本身基础,犹甚薄弱……国会且然,何有内阁?……我以为这个执行约法,只有一年半载的事情,不甚要紧,等到后来再鼓吹我的五权宪法,也未为晚。”

                         ------据李伟迪《孙中山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等


材料二   大英图书馆为纪念《大宪章》签署800周年,开展了主题为“大宪章:法律·自由·遗产”的展览。主办方还从全世界著名的法律文件中选取了陪展品。

                                             -----据2015年3月19日《环球时报》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对《临时约法》不满意的理由,结合当时政局,指出他依然签署和颁布《临时约法》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释大英图书馆为什么以“法律·自由·遗产”作为展览主题来纪念《大宪章》签署800周年。“部分陪展品名录”中空白处应补充的法律文件是什么?任选其中一个补充的文件说明其入选的理由。
2018-06-1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綦江区实验中学高2019级高二下第三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10 .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我们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材料一 “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奥林匹克的故乡,欧洲对外贸易的发源地,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应生辉。”                                                            

——吴邦国:《在中希经贸合作论坛上的演讲》


材料二   近代史上,西方各国逐步建立起了代议制民主制度。因国情差异,各国的政治制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对英国人来讲,除了怀旧意义之外,王室还是日不落帝国的民族象征。从撒切尔到梅杰再到布莱尔,政府可以更迭,但最“正统”的王室却只有一个。在欧盟日益一体化的过程中,王室的存在,对于保持英国独立的"民族身份"将更加不可或缺。此外,王室也是政府最好的外交官之一。                                                     

——《与各国王室一同进入2005乃至2025 》


美国宪法是人类法制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制定将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想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是中国将民主政治从理想、理论逐步变成现实并不断完善的历史时期。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指古代希腊创造了怎样的文明成果?其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说明英国国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特点。
(3)用史实说明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美国宪法“将……对理想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
(4)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曾尝试走“美国人的路”请指出这次实践活动是什么?列举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