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2010年11月19日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表
城市广州武汉南京上海北京
票数56037779837114428
所占比例%37.4953.005.000.802.90

材料二:辛亥革命……为1912年的打了一个用血和铁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的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下放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二)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三)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
材料四:“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孙中山遗训
请回答:
(1)广州、武汉、南京的得票率较高,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代表性的城市,并说明你选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道,请你列举二项辛亥革命除旧布新、创立新时代的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中华民国政策的一个什么特点?请你分析它会产生什么影响?
(4)材料四“革命尚未成功”的含义是什么?“同志”们遵照孙中山遗训“努力”的表现是什么?请你分别举例说明。
2011-12-22更新 | 5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省泗阳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人民版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理论上最好的政府形式就是这样的一种政府:主权或作为最后手段的至高控制权力归属于社会整个集体;任何一个公民不仅对行使这种最终主权有发言的权力,而且,至少在某些时候,被要求能在政府参政议政中发挥作用,亲自履行某种地方的或一般的公共职责……很明显,能够充分满足社会一切要求的唯一政府是全体公民参加的政府;任何参与,即使是担任最小的公共职务……但是既然在面积和人口超过一个小城镇的社会里……所有的人亲自参与公共事务是不可能的,因而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一个完美政府的理想类型一定是代议制政府。                           

——约翰·穆勒《代议制政府》


材料二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十八条 参议员每行省、内蒙古、外蒙古、西藏各选派五人;青海选派一人。其选派方法,由各地方自定之。参议院会议时,每参议员有一表决权。……十一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 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十二 参议院对于国务员认为失职或违法时,得以总员四分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第二十三条 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覆议。……第四十三条 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作者对“理论上最好的政府形式”是如何定义的?在实践上他认为最可行的方式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认为理想的政体形式是什么?为构建这一政体,《临时约法》作了怎样的具体设计?
2011-08-02更新 | 2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3 . 20世纪初,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为什么?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怎样的努力?结果如何?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哪些认识?     10分
2010-12-20更新 | 4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青海省青海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4 . 材料一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人民有请愿于议会之权。人民有陈诉于行政官署之权。人民有诉讼于法院,受其审判之权。”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采取什么体制制约总统权力?依据材料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比,有哪些继承与发展?
2010-12-01更新 | 7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北京五中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