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编

材料二   修改后的宪法草案,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通过,1954年6月14日公布,交全国人民讨论。参加讨论者有1.5亿人,提出118万多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宪法起草委员会再次修改,9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4次会议讨论通过,然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9月20日出席会议的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正式诞生。

——摘自朱健华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纪事本末》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两部法律颁布的时间及其法律的性质。
(2)指出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所体现的原则、统治权力分工规定所体现的思想,以及材料二中宪法体现的两大原则。
2 . 南北议和之际,北方的孙宝琦致电各省都督:“今者南北意见两无归宿之途,深恐停滞日久,战祸方长,万一牵及外交,为患更深。”南方张碧则因“英人李治面告,东邻日本与宗社党一月前已有勾结”而忧虑。他们的忧虑侧面反映了
A.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B.列强支持清政府
C.国家面临着分裂危险
D.袁世凯上台的必然性
3 .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法律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共同纲领》
4 . 下表反映了中华民国成立之初两大政党的情况。据此推断,两党斗争的焦点应体现在
A.是否拥护君主专制
B.是否实行政党政治
C.是否拥护民主政治
D.是否拥护袁世凯
6 . 孙中山说:“政是众人之事,集合众人之事的大力量,便叫做政权,政权可以说就是民权。”下列事件符合孙中山的“政权”思想的是
A.成立同盟会
B.建立湖北军政府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018-12-1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预测历史试题
7 . 近代某一法律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法律的进步意义在于
A.成为封建统治结束的标志
B.事实上宣告了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C.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的丰碑
D.标志着反帝反封建任务的彻底完成
8 .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材料不能体现的原则是
A.人民主权
B.天赋人权
C.分权制衡
D.人人平等
9 . 1912年1月1日,孙文之《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提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族地方为一国,是曰民族之统一。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曰领土之统一。”这表明
A.“五族共和”的思想被抛弃
B.激进民族主义者的单一民族建国思想
C.孙中山重视维护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
D.从法律上宣告了民主共和政体在中国的确立
2018-12-1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辛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12年2月16日,已经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才悄悄地剪去辫子。下图为1912年3月3日法国最具影响力的画报《LePetit Journal》刊登的版画《袁世凯剪下他的辫子》。要合理解读“袁世凯剪辫”行为,应注意
A.社会演进的曲折性与前进性统一
B.置于特定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
D.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统一
2018-12-16更新 | 1972次组卷 | 1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四)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