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但它带有民主性、革命性。”文中的“革命性、民主性”是指
A.规定“主权在民”“三权分立”
B.形式上具备了现代宪法的雏形
C.规定了当时国家的根本任务
D.有利于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2021-07-01更新 | 277次组卷 | 4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领航卷历史试题1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

材料二: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等整理

材料三: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自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确立起来。

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邓小平同志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八十年代初,政治体制改革也本着发扬民主,加强法制的精神迈出新的步伐。                           

——摘自全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的措施是哪个皇帝开始实施的?其后,为了解决皇帝政务繁杂的问题,又建立了什么制度?这些措施起了怎样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主要意义。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该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性质是什么?
(4)综合以上所有材料,概括指出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趋势。
2021-01-1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法律遇到开明皇帝有些用,一遇昏庸暴君,无法无天,所谓“人亡政息”。


(1)材料一反映的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2)材料二选自哪一法律文件?它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成就有哪些?
2020-01-1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A.分别颁布于1912、1949年、1954年
B.分别由南京临时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分别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分别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2019-12-13更新 | 283次组卷 | 55卷引用:2011届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2年4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后,在同盟会会员饯别会上说:“五十年前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为避免重蹈太平天国的覆辙出现“革命后的专制”,此前孙中山等人所做的努力是(     )
A.提出了三民主义B.颁布《临时约法》
C.改组中国同盟会D.发起了护国运动
6 .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②临时大总统有权单独行使行政权
③由孙中山制定参议院颁布
④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7 . 1912年1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中华民国实行总统制,临时大总统拥有“统治全国”等各项权力;而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则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规定“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临时约法做出这一修正的原因是
A.革命党内部争斗,妥协退让
B.加强总统的行政决策权力
C.强化议会权力防范个人独裁
D.立宪党人和旧官僚的支持
2019-05-18更新 | 922次组卷 | 30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近年来学术界有观点认为,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临时约法》是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为主要蓝本制定的,而非传统意义上认为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临时约法》中下列条文,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B.“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C.“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D.“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9 .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它规定
①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②总统有权单独颁布法令
③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④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19-01-03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领航卷历史试题2
10 . 严泉在《历史变迁的制度透视》中写道:在责任内阁制国家里,当政府与议会发生异议时,政府拥有解散权,即有权提前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立法机关。而《临时约法》却没有规定解散权,形成一种单向的权力制约关系。这表明《临时约法》
A.降低了国家行政权力
B.赋予议会过大权力
C.政体的构建存在缺陷
D.目的在于维护共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