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宣统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它:
A.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标志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
C.意味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D.宣告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2020-10-14更新 | 239次组卷 | 30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义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这一诗句颂扬的革命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2020-09-16更新 | 1409次组卷 | 17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四校 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近代以来,忧患成疾,人们多愿如孙文后来总结的“毕其功于一役”,而不能忍受“旷日弥久”的办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戊戌维新时,王照劝康有为多立学堂,等风气变了,再行新政,可是康有为答他说:“列强瓜分就在眼前,你这条道如何来得及?”

材料二   康有为反对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说革命无非“血流成河,死人如麻”,四亿人将去掉一半。梁启超与《民报》论战时期,宣扬说中国人“非有可以为共和国国民之资格”,因此,“与其典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又不如开明专制”。章太炎逐条驳斥康的论点,认为革命是最大的权威,“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木去,即以革命去之”。革命是“启迪民智、除旧布新”,补泻兼备的救世良药。

——迟云飞《晚清大变局·改革、革命与社会裂变1901—1911》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90年代民族危机加深的原因与表现。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概括康梁的思想主张,并简析发生于1911年的革命的历史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B.完全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2020-07-09更新 | 172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0年浙江桐庐中学高二历史3-4单元期末复习检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2019-01-30更新 | 4223次组卷 | 78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乐成寄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2008年广东历史卷)“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2019-01-30更新 | 1127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0年浙江省嘉兴一中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主要理由是
A.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B.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辛亥革命实现了生活上的移风易俗
D.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北京大学房德邻教授赞同以1912年划分近代史的主张。他认为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的意义远远超过1919年五四运动,两者不可同日而语。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支撑该观点成立的理由包括
①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②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③建立了一个近代国家体制
④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16-11-27更新 | 208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6-2017学年浙江省平阳县二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10 . 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中国各报刊上的有
A.民国、孙文、共和B.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
C.军阀、实业救国、陈独秀D.革命、中国共产党、抗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