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1914年,袁世凯宣布解散国会,严复表示支持,他指出,国会除了党争就是捣乱,还不如把国会解散掉,严复还说,中国现在要的不是华盛顿,需要的是克伦威尔和拿破仑。该材料反映
A.中国的国情与英法相似
B.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C.国会当时不利于国家发展
D.君主制度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
2019-09-16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后两次是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第一次巨变应是:
A.禁烟运动
B.金田起义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912年由中华书局编写、教育部审定发行的《中华共和国民读本》上册,有国家、国体政体、国民、权利、义务、中华民国人民权利义务、行政、同法、行政裁判所、行政诉愿及诉讼、国会、选举等课目。据此可知,当时
A.教学内容切近社会现实
B.政府重视国民常识教育
C.国家强化对思想的控制
D.教材成舆论宣传的载体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12年,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在所必更,常服听民自便……去辫之后,亟于易服,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①促进中国服饰近代化
②冲击传统生活习俗
③传播民主共和的观念
④造成崇洋风气盛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 . 张謇在《张季子九录·文录》中说,“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下列最能印证此结论的是辛亥革命
A.结束了封建制度
B.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C.完成了中国的近代化
D.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
2019-03-1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2019-01-30更新 | 4235次组卷 | 78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在学习了辛亥革命后,有五位同学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符合辛亥革命的实际情况的观点有
①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干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②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势力
③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④辛亥革命用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人民群众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⑤辛亥革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2008年广东历史卷)“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2019-01-30更新 | 1127次组卷 | 38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9 . 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的相同点有(       
①孙中山号召或领导              ②都是武装斗争     
③矛头指向北洋军阀               ④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A.①②④B.②④C.①③D.①②③④
10 . 1938年10月10日,周恩来指出:“辛亥革命前,孙先生联合了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并联络会党联合立宪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辛亥革命的成功。”周恩来认为辛亥革命取得成功的原因是
A.联合多种政治力量
B.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C.广泛发动人民群众
D.组织工农革命武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