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12年由中华书局编写、教育部审定发行的《中华共和国民读本》上册,有国家、国体政体、国民、权利、义务、中华民国人民权利义务、行政、同法、行政裁判所、行政诉愿及诉讼、国会、选举等课目。据此可知,当时
A.教学内容切近社会现实
B.政府重视国民常识教育
C.国家强化对思想的控制
D.教材成舆论宣传的载体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或者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一些人为设计的、形塑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从而,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领域里交换的激励。制度变迁决定了人类历史中的社会深化方式,因而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制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是无可争议的。不同经济的长期绩效差异从根本上受制度深化方式的影响,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摘编自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合理;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英国《泰晤士报》评论:“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段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该“革命”
A.实现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
B.根除了封建思想的残余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D.使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2019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陶菊隐在《武夫当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1895—1928)》一书的目录中写道,“武昌升起十八星旗,历史选择了黎元洪。……民国来了,总统来了,内阁来了……然后来的是皇帝”“袁世凯待价而沽,清政府靠边站”。贯穿这些目录的主题是
A.清政府逐渐走向灭亡
B.政权更替中的斗争
C.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D.民主共和的必然性
2019-03-27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3月2019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辛亥百年》组歌中写道:“百年痛史,承载太多苦难彷徨;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就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
B.推翻了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
C.实现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D.揭开了走向共和的历史篇章
2019-03-02更新 | 465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9年10月5日 《每日一题》必修1—— 周末培优
2016·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1912年12月某报载“女士大骂参议员”一文,写道:“当民军起义时代……女子牺牲生命财产,与男子同功,何以革命成功,竟弃女子于不顾?女子亦组织中华民国之重要分子,二万万女同胞,当然与男子立于平等之地位。……即袁大总统不赞成女子有参政权,亦必不承认袁为大总统。”这则新闻说明( )
A.女性的平等意识日益增强B.女性在辛亥革命中做出了贡献
C.部分女性反对袁世凯上台D.女性争取参政权的道路艰难曲折
2019-01-30更新 | 1780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香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2019-01-30更新 | 4223次组卷 | 78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 第一次统练(必修一第一至四单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历史学家袁伟时指出:“现代社会,有没有皇帝无足轻重。重要的是专制制度是不是结束了?辛亥革命显然没有完成这个历史任务。”这种观点
A.否定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B.忽视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
C.强调了资产阶级的阶级特性
D.指出了辛亥革命的重大缺陷
2018-12-21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10月3日《每日一题》必修1—— 全面评价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民国元年至民国六年,虽经袁世凯帝制自为、张勋复辟,但只不过是两场短暂的闹剧,并没有使民国中断,更没有像法国那样出现两次帝国、三次共和国的波折。这主要是因为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C.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与中国国情适应D.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进程逐步加快
10 . 钱谷风在《清王朝的覆灭》中说:“辛亥革命成功得仓促,到手的乃是很不彻底的胜利。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只完成了第一项——民族主义,其他民权、民生长期挂着欠账。”这说明辛亥革命
A.完成了民族主义革命,解决了中国近代的民族问题
B.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C.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实现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