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近代以前,中国历史上的新风气往往兴起于北部边境。中华文明每遭遇动荡时期,总是通过吸取周边世界的能量实现复兴与扩张……但是,宣告新时代的南来之风从真正意义上席卷中国大地,可以说是从近代开始的……近代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从南方开始复兴之路的时代。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百日维新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2 . 2003年l2月,温家宝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我国“民主性”的贡献不包括
A.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帝制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
2018-09-28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8年10月24日 《每日一题》人教必修1 判断辛亥革命成功与失败的基本方法
3 . 毛泽东在谈到辛亥革命时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这里所说的“失败”是指
A.《临时约法》成为一纸空文
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C.孙中山的革命斗争不断受挫
D.推翻了帝制,建立了民国
2018-09-20更新 | 164次组卷 | 3卷引用:2018年10月24日 《每日一题》人教必修1 判断辛亥革命成功与失败的基本方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郑超麟回忆录》中说:“今人不满意于辛亥革命,认为革得不彻底。事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还不是照样统治着中国?可是现在,七十多年以后,回顾看看,我们不能不说,辛亥革命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以后彻底的革命,就是从那次不彻底的革命发展下来的。形式上、称谓上的改变,孕育着后来实质上的改变”。作者强调的是
A.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B.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
C.辛亥革命为后来的革命奠定了重要基础
D.辛亥革命是一次彻底的革命
5 . 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的“剪辫”行为(  )
A.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B.弘扬了传统文化
C.体现了民主自由思想D.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
2018-09-08更新 | 107次组卷 | 4卷引用:《2018-2019学年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一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A卷
6 . “数年来,创造共国、再造共和的人物,也算不少。说良心话,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脑子里装着帝制时代旧思想的,能有几人?……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材料说明
A.新文化运动历史必要性
B.袁世凯掀起了复古的逆流
C.民主共和思想日渐占据主流
D.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2018-09-02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三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训练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主要理由是
A.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B.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辛亥革命实现了生活上的移风易俗
D.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018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西方,妥协不仅是民主政治中的常见现象,而且也获得了文化上的认同,在众多国家成为公众和社会珍视的价值和传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妥协被认为与西方社会的两个核心理念——自由、民主有密切的联系。就它与自由的关系而言,妥协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是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妥协因而被认为是自由不得不付出、并且也值得付出的代价。就它与民主的关系而言,妥协与人民同意等民主政治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妥协精神对保证西方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是民主的重要精神条件。

—摘编自龙太江《西方民主政治的妥协精神》

材料二中国从19世纪中叶走上变革之途,至20世纪上半叶,有几次现代化的良好机遇。统一的中央权力机构为自下而上的变革提供了保障基础,适时把握住这样的机遇,把传统的连续性和变革的突进性有机结合,进行结构性改革,社会变迁对社会带来的冲击将相对减小,社会也将在稳定与变革的互动决态下,迅速发展。但是外部条件的险恶与内部条件的限制,破坏了这种和平改良的可能性,逼使中国的变革走出另一条途径。然而中国现代化这一历史趋势,客观要求中国人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下为此目标作出新的选择和探索。

—摘编自高华《中国近代革命史就是不断推翻旧政体重建新制度的历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美国的相关史实为例,说明“妥协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并简达“妥协精神对保证西方民上政治的健康运行"的重要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逼使中国的变革走出另一条途径”的原因,并谈谈你对两则材料中“妥协”和“暴力“两种手段的认识。

2018-05-18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历史
9 . 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是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B.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C.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D.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2018-01-0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选择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武昌起义后,很多地区的农村士绅大部分持三种态度:一种是顽固守旧,拼命抗拒,愚忠清廷,一种是走走看,认为“民心噪逆,朝野纷争,上下未有所定,此时欲顺不可,欲拒弗能”,一种是顺水推舟,积极响应,在革命的口号中借以自保,并扩大权势。士绅的态度说明
A.革命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B.传统士绅对革命的冷漠
C.士绅对清政府的同情理解
D.革命思想并未深得人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