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有人说“妥协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更有人说“政治就是妥协的艺术”。下列历史事件符合这一说法的有
①梭伦改革   ②辛亥革命的结果   ③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   ④五四运动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宣统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它:
A.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标志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
C.意味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D.宣告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2020-10-14更新 | 239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4届四川省资阳市高三二诊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这一诗句颂扬的革命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2020-09-16更新 | 1409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4年湖南衡阳八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B.完全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2020-07-09更新 | 172次组卷 | 44卷引用:专题检测(三)-2018-2019版历史创新设计课堂讲义同步系列(人民版必修1)(通用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在1912年12月举行的第一次国会选举中,国民党在参众两院获得巨大胜利,国民党代复理事长宋教仁准备筹划组织责任内阁,袁世凯派人在上海刺杀了宋教仁。“宋案”的发生
A.阻止了袁世凯复辟帝制B.表明袁世凯的势力不敌国民党
C.延缓了中国民主的发展D.使袁世凯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
2020-06-04更新 | 71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下列事件中体现这一历史转型的是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辛亥革命D.甲午中日战争
2020-04-13更新 | 394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7 . 从秦始皇到宣统,中国的历史是同皇帝连在一起的。……是一条分界线。在此之后,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文中省略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据此可知,清帝退位
A.宣告了清末新政的结束B.推动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C.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D.导致了革命果实被窃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西南军阀中的一部分人曾参加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或护国战争,有的人还曾参加过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充当过革命的角色。但在同北洋军阀的武力对抗和纵横摆阖中,他们自身也变成了军阀。这一状况根源于:
A.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瓦解
B.传统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C.同盟会内部的争权夺利
D.近代教育的半殖民地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