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有学者提出,近代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但这个“深渊”有一个“底”。这个“底”就在20世纪的头20年,且中国历史发展到“谷底”的时候也出现了向上的转机。在该学者看来,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特征应是(       
A.“屈辱”与“迷茫”B.“沉沦”与“上升”
C.“革命”与“西化”D.“团结”与“觉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20世纪初年,国人对“黄”和“黄色”等字词格外敏感。一些以黄帝作为祖先的革命者,往往以“黄”字命名。如黄轸改名为黄兴,陈天华取笔名为思黄,章士钊取笔名为黄藻、黄中黄、“黄帝子孙之一个人”等等。这一现象(     
A.抵制了西方文化的入侵B.冲击了传统社会秩序
C.传承了民主共和的观念D.体现了民族自尊意识
2023-03-09更新 | 49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现代历史学家章开沅指出,“如果从辛亥前十年的改革以观察帝制以及后面支撑帝制的整个文化改变,从后十年的尝试共和反观革命的成效与不足,或更容易理解辛亥革命本身及其所带来的转变与不变。”由此可知,作者认为对辛亥革命的研究应该(     
A.运用动态和整体眼光B.侧重于发生的时代背景
C.着重于对未来的影响D.着眼于反封建方面作用
22-23高三上·安徽池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为民国初年-一些社会事件的统计。这些现象说明(     

时间

事件

民国初年各种政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多达300个,具有健全纲领或某一方面纲领者也多达35个
1915年北京爆发了抵制“二十一条"的外交运动,80万人口的北京城,仅一次大规模的集会,人数就有30万;而在天津,连续几次大规模的集会,每次都在10万人以上,而当时天津总人口也不过70万人
20 世纪2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最初几批党员中,具有直接或间接参加过辛亥革命运动经历的人数约占三分之一
A.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B.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曲折性
C.辛亥革命加速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D.个人选择和国家命运相结合
2022-11-29更新 | 167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选择考冲刺(四)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为近代中国政府收回部分租界的时间和相关事件。据此可知(     
收回时间收回租界强祖国相关事件
1917年8月天津、汉口德国、奥地利中国对德奥宣战
1924年8月天津、汉口苏联苏联成立
1927年2月汉口、九江英国北伐战争
1929年11月镇江英国北伐战争
A.清政府善于利用国际形势维护主权
B.国民革命驱逐了外国侵华势力
C.中国政府和人民主权意识不断提高
D.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2022-07-12更新 | 667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图是钱病鹤所作漫画《国人皆曰可杀》(1917)。该漫画可折射出当时
A.民众思想的进步B.辛亥革命成果丧失
C.反侵略的一致性D.对俄国革命的效仿
2022-05-08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总长程德全发布保护人民财产令五条,其中涉及保护满人财产的条款有“前为清政府官吏所得之私产,现无确实反对民国证据,已在民国保护之下者,应归该私人享有”。该法令旨在(       
A.尽快恢复社会秩序B.促进民族工业发展C.加快推进革命进程D.加速促进民族融合
2022-04-24更新 | 21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2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测评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说:“最好是把辛亥革命理解为二十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不应仅仅看作是整个政治变化的1911-1912年阶段。”下列关于1900-1913年间中国社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出现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革命共存的局面   ②民主、自由、社会主义等不同思潮传入中国
③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先进事物日渐统一   ④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成为都市生活特征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2-03-19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考科目考试适应性考试(6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12年2月,《申报》刊载了一首《嘲旧神诗》:“汉宫不想汉衣裳,寂寞停梭债未偿。纵使巧机多织出,无如下界已西装。”诗中描述的现象反映了
A.政治革命推动习俗变化B.西装物美价廉适合国情
C.报刊舆论左右服饰变化D.传统服饰退出历史舞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认为:“它焕发了国人用民族民主革命挽救民族危亡的新理念,提出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课题,以及建设新中国的民族复兴目标。”材料中的“它”
A.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B.动摇了封建伦理道德的正统地位
C.揭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D.建立起中国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