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当《清帝逊位诏书》被迫确认“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时,起草者和批准者以及被代表的“全国人民”一样,都不太了解什么是共和。这反映了
A.国人相信共和体制优于帝制B.革命派宣传的民主已经深入人心
C.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广泛传播D.暴力革命推动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2022-01-06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名校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近代西方的代议制与中华民国的政治有许多不同,前者固然有民选的议员濫用权力的现象存在,但并没有像后者那样都变成了贪赃枉法的“猪仔”议员。与其说,近代中国政治的混乱是代议制所致,莫如说,是中国从未真正形成代议民主制度的缘故。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源是
A.中国没有实行直接民权B.代议制民主的社会基础发展不充分
C.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D.西方列强采取了“以华治华”的策略
2021-12-17更新 | 408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辛亥革命使更多的人对参与国家政治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始将集会、结社、选举等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民国.参与政治的除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工人、军人和士绅外,妇女也有参政的意愿,女子参政团相继出现。这表明辛亥革命
A.实现了男女政治上的平等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促进了各阶层思想的趋同D.扩大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学者余英时曾说:“近代中国近百年来是以“变’:变革、变动、革命作为基本价值的,并不是像西方般有一个基本系统在那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希望,映衬并凸显了现实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国人因对现实不满而改良,复因对改良不满而革命,最后发展到希望‘举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据此可知
A.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趋同
B.五四运动推动近代民主革命的转变
C.先进中国人对国情的认识逐步加深
D.国共两党关系受制于社会性质变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周代出现的“中国”一词意为“中央之城”,与“四方”相对;进入近代,国体意义概念上的“中国”被普遍使用;辛亥革命后,“中国”作为正式国名的简称被国人共用。与古代相比,近代以来“中国”概念体现了
A.传统观念的深远影响B.民族国家意识不断加强
C.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D.地理概念变为国体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肯定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纪念辛亥革命的一个理由,但不是唯一的理由。如果是唯一的理由,那就把辛亥革命当作历史上一般的起过进步作用的事件了。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华,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努力,正是新中国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借鉴的精神。这主要说明辛亥革命意义在于
A.推翻封建君主专制B.汲取精神力量助推国家发展
C.完成祖国统一事业D.打击帝国主义在华殖民特权
2021-07-1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民国初年,建立党社发表政治要求与见解的做法大受欢迎。据统计“仅上海、苏州、南京、广州、武汉、天津、北京七地,从1911年10月至1913年4月的一年半时间里,先后成立的党社共计386个,其中政党与具有明显政治色彩的社团271个。”材料表明辛亥革命
A.彻底改变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
B.开创了近代政党政治的先河
C.推动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进程
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如图为一幅漫画,导致漫画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民众潜在力量巨大B.封建势力退出历史舞台
C.清朝专制统治面临崩溃D.辛亥革命引发思想解放
2021-05-07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