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中指出,五四运动时期的工人罢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基于政治和爱国的大罢工,工人的目的不是要求加薪或改善他们的待遇,而是向中国及日本政府提出抗议。这反映了当时(     
A.无产阶级的力量弱小B.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C.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D.马列主义的广泛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他们生于19世纪末或20世纪初,幼年受过私塾教育,少年时接受新式教育,念英文、学几何,课余看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和梁启超的《新民丛报》,等到辛亥革命,他们剪辫子、闹学潮,《新青年》发行后,大家人手一册,“五四运动”一起,全国响应。这里的“他们”应该是(     
A.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B.主张变法的资产阶级
C.逐渐觉醒的无产阶级D.具有新思想的新青年
3 .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搏击培育了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这场运动的口号不包括(     
A.还我青岛B.外争主权C.打倒军阀D.内惩国贼
4 . 1919年中国参加了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中国代表团期望而去,失望而归。中国代表团在会上的“失望”导致了
A.新文化运动的开展B.二次革命的爆发
C.五四运动的爆发D.国民革命的高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五四运动后,人们越来越多地追求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中国青年竭力维护他们的人格和在社会中的权利,一种以更大的社会的结合代替家庭和民族约束的倾向逐渐表现出来。这表明五四运动
A.助推了家庭观念的变革B.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
C.有利于社会各阶级联合D.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6 . 一位美国新闻记者在观察某运动发展情况时曾说:“在战争结束后来到上海的新时代中,苦力崛起成为这个新时代的最重要的特征”“上海的新兴无产阶级转入行动,急进和爱国的学生找到了最有力的同盟者。”据此可知
A.国民革命运动加速中国革命进程B.中国的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先进青年知识分子成为运动主力D.运动在上海发起并向全国发展
7 . 民国初期有传单上写道“……我等含冤受辱,忍痛被垢于日本人之密约危条,以及朝夕祈祷之山东问题,青岛归还问题……噩耗传来,天暗无色。背公理而逞强权……非公理,非正义也……”据此推断,该传单最有可能会出现在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B.义和团运动期间
C.五四运动期间D.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8 .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不屈不挠的抗争史,更是一部寻求强国御辱之路的探索史。下列近代中国抗争与探索的主张和口号,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确的是
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③“师夷长技以制夷”   ④“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
A.①③④②B.②③④①C.③④②①D.④②①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到:“(它)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它”指的是
A.国民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一二.九运动
2021-06-26更新 | 198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杭嘉湖金四市教研联盟2021年6月高一学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019·四川眉山·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917年至1919年,介绍新思潮的刊物只有几种,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寥寥无儿。1919年以后,全国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余种,其中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改造社会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B.工人阶级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C.一战暴露资本主义侵略争霸本质
D.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019-05-22更新 | 252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9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题0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