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6 道试题
1 .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日渐自觉的理性民族主义时代的到来,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抗日战争部分大事摘录

时间大事
1935年5月24日《义勇军进行曲》借助电影《风云儿女》开始传唱大江南北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8年5月26日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指出人民战争的力量及其源泉
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起总攻,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摘编自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国际政治背景。
(2)据材料二归纳国民革命运动促进中国民族主义发展与深化的集中表现。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纽,请结合材料三加以分析。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2020-10-08更新 | 196次组卷 | 3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高三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2 . 在争取近代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五四运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至国内,国人的爱国情绪空前的蔓延开来,受到新文化运动洗礼的青年学生情绪尤为激烈。5月4日下午,北京三千余名学生手持写有“拒绝和约签字”等内容的小旗,发表演说,沿途向群众散发传单。以游行示威为开端的罢课、罢市、罢工风潮席卷全国,蔚为壮观的五四爱国运动以中国代表拒签《凡尔赛和约》而宣告结束。

——摘编自李喜所、李来容《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辛亥革命相比,五四运动具有哪些新的历史特点。并分析新特点的成因。

材料二   在6月3日北京学生运动再撤高潮之际,上海的学、工、商界群起响应,成为五四运动由学生爱国运动普及为全民爱国运动的转折点。中国人民对政治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从而使政府再不能完全轻视社会民意的表达。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近代中国通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使五四运动“转折”的历史事件。指出这一事件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
(3)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起点,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理解。
2020-10-03更新 | 299次组卷 | 3卷引用:【区级联考】天津市河西区2019年高考三模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中央日报》曾评价近代一场运动“在中国外交史上占了民众外交史的第一页”,称其为“外交的当头棒,文化的奋兴剂”,并肯定学生运动为“吾国政史上国民意识集合表现之一创端,亦为近年民族运动之一壮举”。这场运动
A.促使中国民主革命发生转折
B.使“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共识
C.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的到来
2020-10-02更新 | 13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陆慕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学测模拟(四)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们感到“仅有学界运动,其力实为薄弱”,须找一个共同奋斗的同盟军,于是一部分学生领袖往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去办工会。这一转变促进了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D.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由此可见
A.救亡图存运动开始成为时代主题B.马克思主义得到全国各界认可
C.晚清政府外交失败激发群众觉悟D.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五四运动后不久,梁启超也改变了自己 过去的看法,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

——摘编自《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材料二 “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 变革迥然不同。”   

——张謇《张季子·文录》

材料三 1927 年 8 月以后,同时出现了两条道路的选择,一条是仿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进行城市武装暴动, 如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另一条是在边远的农村进行武装暴动。革命从以城市为中心转到以乡村为中心,这在 以往是没有前例的。法国的巴黎公社和俄国的十月革命,都是首都的暴动。但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 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地区发展又极不平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 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据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等整编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为什么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之革命”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更替的根本区别。
(3)十月革命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有何特点?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中国革命走上“农村包 围城市”正确道路的重要因素。
2020-09-28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凤凰网”评论:五四运动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向前,我们可以看到历经数年积蓄而成的文化、思想洪流;向后,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施行主义”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这一评价重在突出五四运动
A.确立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B.是近代救亡图存的延续和发展
C.重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9 . 中国代表团在某次国际会议召开期间就要不要签字问题展开了讨论,下面是部分谈话内容。据此推断这个国际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日内瓦会议
D.雅尔塔会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五四运动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向前,可看到历经数年积蓄而成的文化、思想洪流;向后,可看到各式各样的¨救亡”和“强国”的实践。在这承前启后的时点,五四运动轰然爆发,无疑成为中国历史不可忽视的坐标,具有永恒的意义。这主要说明,五四运动
A.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B.继承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
D.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