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即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共计七十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中国人被迫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各)项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但是这些东西也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一样,软弱得很,又是抵不住,败下阵来,宣告破产了。

1917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材料二 遵义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着重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这样一种时期已经完结。全会科学地分析了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所面临的国内外基本矛盾,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各方面所应采取的基本政策。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通鉴》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着重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77-1991》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三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域各国和唐朝来往,必经长安;东亚、南亚各国经陆路与西域交往,也必经长安;它是首都,各国使节频繁来此进行政治活动,向这里传播域外文化,又从这里带回唐朝立化;它作为文化中心,四方儒士云会于此,又有左右两教坊,善歌工舞,域外传来新声佳曲,经教坊上演,传遍京城,影响全国。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材料三: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摘自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12月18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指出唐朝长安城的地位。
(2)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分析该宣言发表的背景。
(3)结合材料和所学,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谈谈对改革开放意义的认识。
2022-12-2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伊犁州伊宁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桐冈书院位于龙岩市新罗区东肖白土,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921年春,邓子恢、陈明等在此创办“奇山书社”,吸引了大批闽西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寻求社会改造良方。在此基础上,他们又于1923年9月创立闽西第一个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术期刊《岩声》,对闽西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1926年夏,闽西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永定湖雷成立。1928年3月4日,罗怀盛、郭滴人、邓子恢等闽西青年打响了福建农民武装暴动的第一枪。同年8月,福建省第一个红色政权——溪南区苏维埃政府——在永定成立,将闽西的革命斗争推进到了新阶段。2018年,桐冈书院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龙岩市人民政府《东肖红色旧址群》等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桐冈书院入选文化保护单位的理由。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闽西革命文化兴起的历史背景,并分析保护“红色日址”的意义。
4 .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革命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摘自《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5

材料二   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即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共计七十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中国人被迫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各)项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但是这些东西也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一样,软弱得很,又是抵不住,败下阵来,宣告破产了。

1917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的性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标志性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
(3)材料三中的“会址”在何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2022-04-11更新 | 12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高中历史统编版纲要上同步测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交流和交往推动文明的发展。

材料一在古代中西交往的商路上,不断有中外古币重见天日。图12为出土的两枚钱币:宋朝“崇宁通宝”铜钱(崇宁:宋徽宗年号,钱文为宋徽宗亲笔)和大食国(中国古代对阿拉伯帝国的称呼)金币,金币中心钱文为:“安拉之外别无他神”。

(1)阅读图文材料,概括两种货币的不同点。

材料二

表2近代中国留学热潮简表

出现时间

留学国家

概况

1872年~1875年

美国

多数从事工矿、铁路、教育、电报事业,如詹天佑、唐国安(清华大学首任校长)等

1896年~1911年

日本

多数学习政法、军事、师范教育等专业,如宋教仁、陈独秀、李四光等

1922年~1934年

苏联

培养了邓小平、刘伯承等一批共产党人

1944年~1949年

美国

著名的有邓稼先、杨振宁等一批科学家

(2)分别说明四次留学热潮出现的国内背景,并总述留学生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贡献。

材料三16世纪,全球范围内的国家交往开始。西班牙在美洲开拓殖民地,进行殖民掠夺。17世纪,荷兰采取占领沿海据点进行贸易交流的方式与亚非国家交往。

18世纪法国掀起启蒙运动,北美、欧洲一些国家受其影响建立起新的政治制度。英国开展工业革命,扩大了欧美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势,使其在跟亚非国家交往时方式转变为全面侵略。

19世纪英、法等国进一步利用不平等条约取得的特权,进行商品和资本输出。1869年日本提出修约要求,至1910年收回全部主权。一战后中国提出废除部分不平等条约要求被拒绝,二战期间中国与列强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皆告废止。

1945年美、苏、中、土等国签署《联合国宪章》,宣告联合国成立。1962年亚、非、拉美主要产油国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采取共同行动反对西方国家对产油国的剥削和掠夺。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1991年中国加入,使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

(3)依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史实,对该观点进行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6 . 阅读材料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一大的纲领是一个直接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历史又以客观现实限制了主观愿望。在这种选择和限制的统一中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和理论。这一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竟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沿着这条道路,中国人在千辛万苦之后取得了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和交通极端落后,各地区发展又极不平衡,那种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依靠工人阶级利用危机时刻在反动统治力量强大的城市进行革命的理念,不符合中国国情。

材料三   为挽救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193581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底,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会议,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它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要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瓦窑堡会议和毛泽东的报告,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地解决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问题。

——摘编自《中国抗日战争研究》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不是以空话,而是以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的事实,使他们迅速看清是谁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应该跟着谁走。……中国革命的军事斗争同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不能分开……没有土地制度的改革,没有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军事斗争也会失去力量源泉而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说明新旧革命“嬗变”的表现。一句话概括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分析材料二,论证中国选择“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3)依据材料三,回答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政策的变化,及中共政策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走到20世纪初,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农民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都没有也不可能成功﹔资产阶级改良派继而发动百日维新,也不可能挽救中国﹔中华民国作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历史上也只是昙花一现。

——摘编自陈铁健《1911年到1949年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被毛泽东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一批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先进知识分子成长为信奉马克思主义者。19195月李大钊把《新青年》六卷五号编辑为《马克思研究》专刊。此外,还建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团体,传播马克思主义。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产业工人达到200万左右,而且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形成了新兴的社会力量。

——摘编自李步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农民和资产阶级不能挽救中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的理由。
2022-02-0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第八中学、168中学等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22年,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收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C.提出了由国民运动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
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2020-11-21更新 | 438次组卷 | 50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2月) 文综历史试题
9 . 中共二大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对中国的国情有了比较准确和科学的认识
B.客观分析了农民阶级困苦的原因
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D.决定把农民运动作为其中心工作
2019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五四运动后,《新青年》编辑部从北京迁回上海。上海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以此为阵地,进行社会革命和唯物史观的宣传。1920年七八月间,上海的马克思主义者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促使革命思想和全市工人运动有效地结合,并积极推动北京、武汉、长沙等地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为正式建党做准备。在当年亲历者的记忆中,早期的上海党组织发挥了“临时中央”的作用。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座城市从此成为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舞台。

——摘自熊月之等《中共“一大”的历史空间》


人类是在特定的空间里创造历史,而历史又在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空间。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的原因。
2018-11-06更新 | 117次组卷 | 4卷引用:解密13 重要地区之上海篇-【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浙江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