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1 . 新华社曾用“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概括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业绩,与之一一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应是(     
A.中共一大、工农武装割据、长征胜利会师、中共七大、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一大、工农武装割据、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二大、南昌起义、遵义会议、长征胜利会师、开国大典
D.中共二大、工农武装割据、长征胜利会师、中共七大、开国大典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如表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部分活动。这说明该时期中国共产党(     
时间部分活动
1922年1月组织并领导香港海员大罢工
1922年2月开办上海平民女校,培养妇女运动的骨干
1922年5月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建立起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
1922年7月在广东海丰县成立第一个秘密农会
1922年9月组织并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A.坚持贯彻扶助农工政策B.积极参与国民革命运动
C.广泛开展土地革命斗争D.教育发动群众进行革命
2023-01-07更新 | 3313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
3 . 习近平总书记将“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一精神的形成始于(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七大D.中共十五大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域各国和唐朝来往,必经长安;东亚、南亚各国经陆路与西域交往,也必经长安;它是首都,各国使节频繁来此进行政治活动,向这里传播域外文化,又从这里带回唐朝立化;它作为文化中心,四方儒士云会于此,又有左右两教坊,善歌工舞,域外传来新声佳曲,经教坊上演,传遍京城,影响全国。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材料三: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摘自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12月18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指出唐朝长安城的地位。
(2)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分析该宣言发表的背景。
(3)结合材料和所学,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谈谈对改革开放意义的认识。
2022-12-2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伊犁州伊宁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共产党》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在1920年出版的第一个秘密发行的党刊,与“公开宣传的机关刊物”《新青年》不同,它专门宣传和介绍共产党的理论和实践,以及第三国际、苏联和各国工人运动的消息。写稿人都是共产主义小组成员。该刊物(     
A.表明中国共产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B.反映出知识分子抛弃了民主与科学
C.意味着中国工人阶级将登上历史舞台D.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理论准备
6 . 中国共产党的某次代表大会宣言提出“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首次将反帝反封建、建立独立的民主共和国确立为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奋斗目标。这次会议召开于(     
A.1921年B.1922年C.1923年D.1927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21年11月,毛泽东在《劳工周刊》上撰文提出:“劳动组合的目的,不仅在于团结劳动者以罢工的手段取得优益的工资和缩短工作时间,尤其在于养成阶级的自觉,以全阶级的团结,谋全阶级的根本利益。”这说明当时的毛泽东(     
A.号召工人联合打破旧世界B.看到工农联合革命的必要性
C.对苏俄革命道路深信不疑D.强调城市武装暴动的重要性
8 . 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纲领中提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该纲领(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八七会议D.中共七大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阶段特征
19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唤醒了经世致用的传统危机应对机制,清政府的内忧外患推动了洋务派借助“中体西用”思想谋求地主阶级的自救。尽管经世致用和“中体西用”的救亡策略不可能突破君主专制体制,但却不经意地点燃了现代科技意识、世界意识、救亡意识的启蒙星火,为民主在中国的萌生积累了条件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的战败引发了空前的民族觉醒,但清王朝依然固守君主专制制度。于是,中国的救亡运动在经历了短暂的资产阶级政治改良之后,走向了民主革命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为民主救亡和民主启蒙的旗帜,并最终造就了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摘编自刘永春《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中的民主问题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就“救亡、启蒙、民主”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2-07-20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盟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的国内发起组织有六个:上海、北京、广州、武汉、长沙、济南。上海小组是主要发起组,北京和广州是重要性仅次于上海小组的两个小组。而武汉和长沙的小组虽然在规模上比较小,却有独特而雄厚的组织基础,对中国共产党后来的发展产生了关键性影响,下图为某学者根据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起始地点绘制的《中共组织兴起的示意图(19201921)》。


——摘编自应星等《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地理学视角(19211945)》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以上几个城市中选取一个或多个,围绕“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自拟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阐释合理;答题结构为城市的选择、论题、阐释,)
2022-07-14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