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1922年,中共二大将无产阶级置于“帮助”“援助”“扶助”的地位。1925年,中共四大指出:“无产阶级的政党应该指导无产阶级参加民族运动,不是附属资产阶级而参加,乃以自己阶级独立的地位与目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完善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理论B.忽视了国内民族资产阶级力量
C.在总结经验教训中不断发展D.对中国的革命性质尚认识不清
2 . 口号是意识形态的载体,同时是社会动员的有力工具。如表列出了不同时期中国共青团的口号,对其合理的历史解释是(     
时期口号
1922—1925年“协助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
1925—1927年“到群众中去”“到农村去”“到军队去”
1937—1945年“全体青年武装起来”
1949—1956年“把青春献给祖国”“一切为了社会主义”
1978—2001年“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先锋”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2002年以来“新农村、新青年、新风采”
A.动员话语从公民话语转向阶级话语
B.动员内容从革命动员转向服务青年
C.动员方式由注重社会化转向政治化
D.动员对象由知识分子转向工农群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北京军阀政权统治较弱地区,农会大量出现。在南方政府和军队的认可下,农会开展了减租减息、废除苛捐杂税等体现农民阶级最基本经济要求的运动。"这表明
A.农民的抗租斗争得到太平军支持B.国民政府支持开展农民运动
C.抗日战争时期扩大抗日统一战线D.中共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长江中游地区的重镇武昌,明代曾修筑起高大的城墙;1919年,众多名人士绅从经济发展考虑,要求拆除武昌城墙,因争议较大而搁置;北伐战争中,高大的城墙给国民革命军造成重大损失;北伐胜利后,拆城工作迅速展开。武昌城墙拆除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近代城市化快速发展B.封建帝制被彻底推翻
C.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D.社会风俗已全面改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的出现
A.便于土地革命全面推行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顺利开展
C.利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D.推动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021-09-21更新 | 271次组卷 | 4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民国时期,中共徐州独立支部书记白兴民在给江浙区委的一封信中写道:“徐地有陇海、津浦铁路,在军事上很重要,预计奉军败退时,就做破坏铁道工作,独立支部干事会已指示有关破坏铁道的方法。”中共徐州独立支部此计划的目的是
A.配合国民革命军北伐B.争取徐州会战的胜利
C.支援新四军游击战争D.扫清淮海战役的残敌
7 . 历史上的标语口号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列标语口号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③②①④D.④③①②
8 . “打倒土豪劣绅”“巩固革命联合战线”“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应出现于
A.1912年B.1926年C.1935年D.1945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表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地农户(占全部农村人口45%)的土地占有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成分占有亩数占人口百分比(%)占地百分比(% )
有地人口农村人口
(一)贫农1 ~104419.86
(二)中农10~302410.813
(三)富农30 ~50188.119
(四)中小地主50~10094.0519
(五)大地主100以上52.2543
A.封建生产关系仍占据主要地位
B.农民对土地和地主的依赖性减弱
C.拥有土地者成为国民革命对象
D.国民大革命导致土地集中较严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25年部分省份国民党党员构成表
地区党员人数学生工人农民
绥远32008%3%80%
湖北187763.1%2.3%8.9%
广东1500021.2%20.1%39.1%

上表表明,1925年的国民党
A.发展重心由北向南转移B.是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
C.实行了土地革命的政策D.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