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中央委员会也缺乏知识,这是罢工失败的原因……大家确信中国有实行国民革命运动的必要,但是究竟应当怎样为中国革命运动工作的问题上,我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有的还反对加入国民党。”陈独秀意在强调
A.国民革命的必要性
B.领导工人运动
C.对国民党进行妥协
D.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2 . 某组学生承担了“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学习主题,提出研讨具体方案。方案中符合该小组学习主题的是
①考验:应对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②对抗:从两党合作到分裂对峙
③转移:从政府迁徙到北上抗日
④较量:民主联合政府的可行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 . 中国近代史上由南向北的国民大革命和由北向南的解放战争都改变了中国的政治面貌,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关于这两次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
B.都基本上推翻了当时国内的旧式统治
C.都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目标
D.前者侧重于民族革命,后者侧重于民主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1926年国民党“二大”上,有国民党人提出:国民党人加入共产党,必须得到其所在地党部的同意。这一提议遭到了张国焘等共产党人的激烈抵制,其理由是:世界各国政党的党员,入党出党均有充分的自由。由此可知,当时
A.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
B.国共合作形式为党外合作
C.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D.国共两党已进入对峙时期
2018-06-09更新 | 195次组卷 | 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2018-06-09更新 | 12118次组卷 | 122卷引用:2019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928年7月,周恩来曾指出:“我们还有一个根本的固定的军事工作方针,就是为了联合战线,不能破坏国民革命军而要帮助国民党巩固国民革命军,这完全是由于掉了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和不明白革命转变的前途而得出这样不通的结论。”周恩来得出的这一认识
A.是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反思
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C.吸取了中共“左”倾错误的教训
D.促使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2018-06-01更新 | 887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考前浏览题历史试题(必修一)
7 . 1925年,中共四大在《对于农民运动之决议案》中提出“宣传农民组织农民的方法,自当从目前的实际问题入手”,涉及到反抗地主、苛税、匪祸、兴办水利等方面。1926年9月,中共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通过《农民运动决议案》,指出“农民政纲仍是在租额、高利、苛捐等问题上”。这反映当时中共中央
A.已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把领导农民运动作为中心工作
C.注重发挥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
D.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24年,国民党着重于结合国内外各种力量,对内打倒军阀,对外反抗帝国主义压迫。随着北伐的推进。“革命外交”付诸实践。国民政府收回了海关附加税权力,收回了九江和汉口的英租界,又迫使列强接受对关税主权的谈判。国共关系破裂后,蒋介石认为苏联处于列强的包围和敌对状态中,不大可能因为中国强制收回中东路发动战争,因此,力促东北地方当局“收回中东路主权”。1929年7月,张学良派军队占领中东铁路,并将苏联在沿线地区的一些机构查封。

对此英美等国表示难以接受。法国驻美大使也认为,中东铁路是苏俄的产业。日本一直将满蒙视为其核心利益,建议各国:反对中国单方面废止条约权利。在国际舆论一边倒的支持下,苏联态度非常强硬。8月下旬,苏中两国在中国东北境内爆发武装冲突,中方一败涂地。国民政府不得不表示,中东路的局面按苏联的要求,恢复到事件之前状态。

中东路事件后,列强共同抵制了中国废除治外法权的要求。“革命外交”陷入停顿状态。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本以“中国军队炸毁南满铁路”、日军“保护日本合法权益”为借口出兵时,美英各国同时表示了对日本的同情,他们均认为这是又一起中东路事件,又是国民政府试图挑起事端,单方面废除条约规定的日本在东北的权利的“革命外交”。

——摘编自李恩涵《北伐前后的“革命外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924-1931年间,国民政府“革命外交”政策的主要特点及成败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和日本对待南京政府“革命外交”所持的态度和采取的行动,并简析其原因。
2018-05-01更新 | 229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第十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一时间,从通都大邑到穷乡僻壤,从垂暮老人到黄髫稚子,无不喊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张作霖’‘工农兵联合起来’的口号”。根据上述表述推断,该时期指的是
A.五四运动时期
B.国民大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2018-04-13更新 | 11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7届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共二大宣言》中写道:“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这导致了
A.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质变化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