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的出现
A.便于土地革命全面推行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顺利开展
C.利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D.推动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021-09-21更新 | 271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7届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高中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党)同资产阶级建立过民族统一战线,又由于这种统一战线的破裂,同大资产阶级及其同盟者进行过严重的武装斗争。”这条“统一战线”及其实践
A.推动了全民族抗战的最终胜利B.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C.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D.动摇了帝国主义在华的根基
2021-04-11更新 | 314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一次会议上,孙中山指出,国民党主张的民权,应该是“于间接民权之外,复行直接民权,即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这次会议发生于
A.1921B.1923C.1924D.1927
2021-01-0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高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民国时期,北方报刊把蒋介石描绘为赤焰熏天的“赤魁”形象,如图。北京、上海报刊著文称“蒋赤北犯,长江骚然”,“妄倡阶级革命之说”,“打倒蒋中正,就是扑灭赤化。”据此判断是哪一时期的宣传
A.解放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土地革命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
2021-01-0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高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北伐战争初期,上海《天民报图画附刊》刊登了题为《中国怪现状:无头欤?多头欤?》的一幅漫画(如图),画中一位长衫马褂者颈项无头而周身多头。这幅漫画反映出当时
A.北伐战争得到群众普遍支持B.军阀割据的政治格局
C.南京国民政府内部派系林立D.北洋政府的腐败无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都认为,妇女缠足是受到男人、礼教等的压迫。国共关系破要后,该观念在国民党的话语体系中逐渐淡出,而共产党则继续高举反封建的旗帜开展反缠足运动。这反映出
A.国共两党关系受制于社会性质变化
B.新文化运动对国共两党的影响不同
C.国民党与封建势力相互勾结反对放足
D.中共坚持革命理想与现实政治的统一
2020-06-11更新 | 440次组卷 | 1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1月月考(期末备考卷B)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24年1月,在国民党“一大”宣言中,孙中山明确规定,国家权力必须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即成为农民、工人、商人及知识分子联合起来“享有自由及权利”。“一大”后,孙中山在中央执行委员会下专门设立了工人部和农民部,对于广州开设工人运动讲习所及农民自卫军的举动,孙中山都积极给予了支持。上述材料表明,当时孙中山
A.具有鲜明的扶助农工的思想倾向
B.实现了国民各阶层的普遍觉醒
C.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高潮的到来
D.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25年,华北五所大学分别就辩题“中国宜用武力统一”举办辩论会,其中正方获胜。当时有评论称:“正方主张中国宜用武力统一的理由,和一般老百姓希望某一派得胜的思想不谋合。”据此可知,当时
A.北伐战争已具备一定民意条件
B.学生辩论扩大了革命群众基础
C.军阀割据仍是民族革命的障碍
D.大一统观念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是美国漫画家埃利斯1925年7月4日创作的《中国的七月四日》,画面上是一个放鞭炮的中国农民,鞭炮上写着“革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中国革命中心转移
B.农民成为革命主力
C.国民革命深入发展
D.美国支持中国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