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1926年6月广东农会会员有64万多人,湖南只有3.8万人,湖北只有4000人;1927年6月湖南农会会员有451万,湖北有250万,而广东只有70万。这变化出现的主要因素在于(     
A.政治生态环境对农民运动的影响B.土地革命激发农民的革命热情
C.政党合作主要致力组织农民运动D.中部地区遭列强侵略程度较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的重大作用是(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   君主专制制度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D.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1-22高一上·四川德阳·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1923年,孙中山对国民党人说:“我们当年开始搞革命、推翻满清时,策动群众仅百八十人。现在中共组织工农革命运动,群众一起来动不动就是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人,罢工规模浩大,震动中外。”孙中山此论意在(     
A.警惕共产党力量的壮大B.强调工农在革命中的地位
C.表达国共合作的重要性D.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2022-08-28更新 | 779次组卷 | 9卷引用:浙江省2024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4 . 1913年初,在国民党选举获胜后,孙中山指出:“本党今即得占优胜地位,第一应研究者,即为政党内阁问题。”但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又强调:“俄国完全以党治国,比英、美、法之政党,握权更进一步”“可为我们模范”。由此可知,孙中山思想的转变(     
A.鉴于政党政治受挫的现实B.说明其转向社会主义探索
C.抛弃了资产阶级政治立场D.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022-08-28更新 | 833次组卷 | 23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真正的敌人。”以下分析正确的有(     
A.此文发表于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
B.“我们的革命”是指土地革命
C.“团结我们真正的朋友”是指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D.“我们真正的敌人”是指国民党反动派
2022-07-10更新 | 523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陈独秀指出:辛亥革命以来所以屡屡失败,“其原因之小部分,则为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并此虎头蛇尾之革命而未有焉。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也。”

——张宝明《<新青年>百年典藏3语言文学卷》

材料二   各地的口号很多,大同小异,但最中心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用当时爱国运动参加者匡互生的话说,这是五四运动标出的公用语。这种纲领性的口号的提出,集中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当时对革命主要对象的认识,当然,它同一九二二年中国共产党二大提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相比,尚欠明确。但它已经大大超过了辛亥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

——摘编自朱玉湘《五四运动与爱国主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历史任务。概括陈独秀对“辛亥革命以来所以屡屡失败”原因的认识,从思想文化层面,指出陈独秀为继续推动革命所做的努力。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辛亥革命时期政治纲领的内涵,相比五四运动的纲领性口号,简述中共二大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的明确之处。
2022-03-06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天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9-10高二下·江苏泰州·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B.辛亥革命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2022-01-20更新 | 235次组卷 | 47卷引用:【新东方】高中历史0003
8 .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表现的理解,错误的是
A.根据国情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B.走上“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
C.形成独立自主解决革命问题的领导核心
D.根据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关系
2022-01-05更新 | 207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1届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对如图所示历史事件评述正确的是
A.斗争目标是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成功实现了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D.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国共合作的大方向确立后,共产国际希望国共两党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并要求共产党员必须效忠新三民主义,而国民党也表示只可接受这一合作方式。对此,中共内部的反对之声四起,大多数同志都极不赞成这一主张。国共两党争论的焦点是
A.国共两党合作方式B.革命领导权的归属
C.共产党的政治地位D.两党立党信念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