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表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不同时期的主题,其中1924—1927年处应该填写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4—1927:
1927—1937: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1945—1949:争取民主,全面内战

A.星星之火,力挽狂澜B.国民革命,分道扬镳
C.抗日烽火,救亡图存D.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2 . 1923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在上海收到共产国际执委会《关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和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指出国民党过去在反封建斗争中存在的问题,说明在民族解放运动中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必要性。由此可推知
A.中共在指导思想上存在右倾现象B.共产国际干涉破坏中国革命
C.中国国民党存在着改组的必要性D.大革命有走向失败的必然性
3 . 2019年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驱、辛亥革命徽州第一人——程家柽英勇就义105周年。该人物可能经历的事件有(   
①武昌读书萌发民族情绪 ②追随孙中山组建同盟会
③潜入北京城欲杀袁世凯 ④见证洪宪帝制轰然倒台
⑤参加国民革命打倒军阀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⑤D.③④⑤
4 . 国民革命运动提出的目标是(        )
A.废除二十一条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推翻资产阶级D.打倒列强,除军阀
5 . 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明确规定,共产党员在加入国民党时,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清醒把握了自身的阶级属性B.决定接受国民党的领导
C.指出了民主革命的中心任务D.正确认识中国社会性质
2020-02-11更新 | 116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皖西南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七一五政变后,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革命暂时转入低潮。国民革命的失败是指(        )
A.右倾错误思想在中共内部占了上风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C.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7 . 历史的长河不断向前,而众多的历史事件都离不开重要城市的承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费正清这样看待北京:“北京的气势雄伟,布局对称,毫无疑问使它成为一切首都中最有气派的……没有一个西方的首都能这样的威严,清醒地构成君主专制政体的象征。”


(1)清朝使君主专制政体的“威严”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是如何结束的?

材料二       电影《南京!南京!》在各大影院放映,曾引起巨大反响。它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历史故事。


(2)在中国近代史上,南京有着特殊的地位。请列举四件除了“南京大屠杀”外与南京有关的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

材料三



国民党一大会议旧址
(3)材料三图中会议的会址在哪座城市?这次会议有何意义?

材料四



遵义会议旧址
(4)结合材料四分析,为什么遵义会成为历史名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24年1月,在国民党“一大”宣言中,孙中山明确规定,国家权力必须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即成为农民、工人、商人及知识分子联合起来“享有自由及权利”。“一大”后,孙中山在中央执行委员会下专门设立了工人部和农民部,对于广州开设工人运动讲习所及农民自卫军的举动,孙中山都积极给予了支持。上述材料表明,当时孙中山
A.具有鲜明的扶助农工的思想倾向
B.实现了国民各阶层的普遍觉醒
C.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高潮的到来
D.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兴起
9 . “近代以来,中国人因结合力之薄弱,故事多失败。然又以不应当结合而转滋多事者,不应当结合者何?即近时之武人与政客及外人三者之结合是也。三者结合乃为治不足而为害有余矣。三者何能结合者,盖以能相互利用故也”。作者意在强调
A.军阀和帝国主义勾结危害甚大B.国家分裂导致了西方列强入侵
C.太平天国运动使政局动荡不安D.国人缺乏凝聚力导致国家分裂
10 . 1926年2月,中共中央召开特别会议指出:“党在现时政治上主要的职责是从各方面准备广东政府的北伐战争。北伐的政纲,必须是以解决农民问题作为主干。”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
A.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认识到发动农民对北伐的重要性
C.决定北伐战争期间开展土地革命
D.致力于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