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8 道试题
1 . 1923年l月,孙中山在上海与苏联特使越飞会晤,双方商讨了国民党改组、革命军建立以及共产国际援助中国革命等问题,并联名发表了《孙越宣言》。这一宣言
A.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B.成为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C.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
D.是苏联实行民族扩张主义的具体表现
2020-07-12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法国民谣《两只老虎》的旋律传入中国后有多个不同版本的填词。其中最有名的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和“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这两段歌词出现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A.北伐战争、国民革命B.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C.土地革命、抗日战争D.北伐战争、土地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杨度1906年创办鼓吹君主立宪的《中国新报》,1915年组设筹安会,公开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1922年加入国民党,为民主革命奔走甚力。192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秘密党员身份坚持党的工作,直到离世。杨度的转变
A.反映了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势力的兴衰B.是时代要求和不断自我否定的结果
C.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环境的错综复杂D.成为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的写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25年,国民党员戴季陶提出,“要确立纯正的三民主义为国民党的最高原则,大力宣扬三民主义,反对阶级斗争造成的社会阶层撕裂……主张建立一个所谓纯粹的或单纯的国民党,整肃党内意志涣散,因循苟且的恶劣风气。”这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的妥协让步B.中国国民党的正确领导
C.革命统一战线有分裂危险D.国民党得到民众的支持
5 . 1925年,国民党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各种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背景是
A.国民党发动农民进行革命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C.农村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D.国共合作发动国民革命运动
2020-05-01更新 | 711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剑桥中华民国史》:“如果它(指中国共产党)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建立后即开始筹划与中国国民党的合作
B.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高潮到来
C.中国共产党的右倾错误导致了“最后的决裂”
D.中国共产党较早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
2020-02-20更新 | 256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0年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下表所示为毛泽东生平年表(部分)。这一时期毛泽东的活动体现了
A.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民主革命
B.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诉求
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基本形成
D.毛泽东路线在中央领导地位确立
10 . 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下列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将革命进行到底”。它们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B.新民主主义革命C.抗击外来侵略D.推翻国民党政权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