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这一观点
A.推动了民权主义的转型B.助推了国共合作的实现
C.开启了俄式革命的实践D.加速了封建帝制的灭亡
2022-03-02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下面是1925—1926年广东农民运动情况统计表。对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A.共产党实行了土地革命政策B.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有效推动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有力推动D.工农联盟提高了农民积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杨度1906年创办鼓吹君主立宪的《中国新报》,1915年组设筹安会,公开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1922年加入国民党,为民主革命奔走甚力。192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秘密党员身份坚持党的工作,直到离世。杨度的转变
A.反映了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势力的兴衰B.是时代要求和不断自我否定的结果
C.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环境的错综复杂D.成为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的写照
4 . 《剑桥中华民国史》:“如果它(指中国共产党)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建立后即开始筹划与中国国民党的合作
B.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高潮到来
C.中国共产党的右倾错误导致了“最后的决裂”
D.中国共产党较早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
2020-02-20更新 | 256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上蔡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历史期末强化练习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农会是国民革命时期中共领导建立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权。1927年中共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这是对传统乡村社会政治关系的有力冲击。它推翻了地主阶级政府,成为新的政权形式。这说明当时
A.国内形势变化导致革命性质变化
B.土地革命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C.中共注重政权建构动员农民革命
D.乡村民众政治追求高于经济诉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019-01-30更新 | 2142次组卷 | 40卷引用:河南省上蔡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历史期末强化练习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民国十五年,有一支军队势如破竹,同年席卷湖南,进入湖北,占领武汉,又沿长江东下,攻占江西首府南昌。这正是当年洪秀全的太平军通过的路线,而该军速度是太平军的数倍。材料中涉及的“军队”和事件指的是
A.湖北新军和武昌起义
B.国民革命军和北伐
C.工农红军和土地革命
D.八路军和抗日战争
2019-01-22更新 | 539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半月考历史试题
8 . 某一时期的《广州民国日报》发表文章指出:近有所谓新青年者,好规人过失,不满于民国纪元前之革命运动。徒震惊与俄国革命,认为创举,仅以成败论英雄,完全不把国人崇敬之先烈放在眼内。材料反映的是
A.立宪派对革命派的批评
B.儒家对新文化运动的批评
C.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批评
D.中国对苏联式革命的赞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