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1 道试题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1 .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日渐自觉的理性民族主义时代的到来,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抗日战争时期部分大事摘录

时间大事
1935524《义勇军进行曲》借助电影《风云儿女》开始传唱大江南北
1937922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提交的《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8526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指出人民战争的力量及其源泉
1940820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动大规模袭击,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摘编自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国际政治背景。
(2)据材料二,归纳国民革命运动促进中国民族主义发展与深化的集中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取得的重大成果。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纽,请结合材料三加以分析。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2022-11-01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所示是1926年12月广东国民党党员的职业构成情况(据王奇生的《党员、党权与党争》整理而成)。这一现象
A.奠定了国民党改组基础B.表明国民党已成农民党
C.是国共合作推动的结果D.说明土地革命成果显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B.辛亥革命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2022-01-20更新 | 236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0年江苏泰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4 .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表现的理解,错误的是
A.根据国情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B.走上“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
C.形成独立自主解决革命问题的领导核心
D.根据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关系
2022-01-05更新 | 208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1届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国民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1)以国共两党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轰轰烈烈、席卷全国的以“________”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兴起。
(2)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通过两次东征消灭了________的势力,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统一。
(3)1926年,国共两党合作北伐,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________,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6 . 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
A.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B.国民革命动摇了北洋军阀统治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为完成“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任务,国共两党合作领导了(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南昌起义
2021-08-21更新 | 283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5届安徽利辛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23年,在中国革命问题上陈独秀提出“二次革命论”,认为革命的前途是资产阶级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只有等到资本主义在中国高度发展之后,才能搞社会主义革命。这种观点(   
A.符合中国国情,在党内占主导地位
B.与中国共产党一大精神相一致,得到普遍认同
C.是导致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D.直接导致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形成
2021-07-20更新 | 287次组卷 | 14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内江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国民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彭湃在广东发起并组建农民协会,调解民间纠纷,处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从而避免地主劣绅的盘剥,有效维护下层民众的切身利益。农民协会的成立表明中国共产党
A.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B.探索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模式
C.推动了工农苏维埃政权的建立D.实现了农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2021-05-01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27年7月,宋庆龄在声明中指出:“我对于革命并没有灰心。使我失望的,只是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已走上歧途。”此话针对的是
A.北伐战争失败B.国民党右派镇压革命
C.军阀割据混战D.国民党内部分裂对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