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引起了经历大革命失败并关注中国前途的学者们的思考,引发了一场持续十年之久的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论战中,中国是否有过奴隶社会?中国封建社会起讫时间、特点以及接续其后社会的性质,即是否有“商业资本主义社会”。这反映出
A.先进人士对中国命运的思考B.救亡和启蒙成为时代的主题
C.唯物史观主流地位已经确立D.学界对时代的认识逐渐趋同
2022-04-06更新 | 471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安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寒假作业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中共湖南区委通过《战士》周报动员和组织工农群众投身战争,推动农民协会等各种反帝反封建的群众组织建立,团结教育了国民党左派,为党领导全省农村大革命,巩固和扩大革命统一战线奠定了重要基础。由此可知,该刊的发行
A.配合了北伐战争的开展B.推动农村革命根据地巩固
C.导致国民革命运动兴起D.促使苏维埃政权力量壮大
2022-03-25更新 | 1241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写道:“国民党现正从事于反抗帝国主义与军阀,反抗不利于农夫工人之特殊阶级,以谋农夫工人之解放。质言之,即为农夫工人而奋斗,亦即农夫工人为自身而奋斗也。”这一宣言
A.有利于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C.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D.反映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25年3月21日,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向导》设立“孙中山特刊”,发表瞿秋白《孙中山辛亥革命后之第二功绩》《孙中山之死与孙中山之敌》和陈独秀《评中山先生死后之各方面》三篇文章,号召革命分子传扬孙中山的革命意志、主义及理想。其主要目的是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推动国民革命运动
C.缅怀孙中山革命贡献D.揭露国民党反共阴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其中某一时段出现的频度最高,其原因是
A.十月革命的影响B.毛泽东思想的广泛传播
C.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021-09-2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26年12月,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形势的决议》,突出强调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中同资产阶级联合的必要性,“甚至大资产阶级的某些力量,也还能在一定时间内成为革命的同路人”。共产国际这一决议
A.对中国革命形势的分析出现偏差B.有力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实现
C.导致中国国民革命运动走向失败D.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2021-03-18更新 | 594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考试(全国II卷)文综历史试题
7 . 1924-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席卷全国。这说明
A.工农运动推动大革命发展B.政党联合产生了巨大力量
C.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成果D.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成功
2020-10-28更新 | 337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北伐战争初期,上海《天民报图画附刊》刊登了题为《中国怪现状:无头欤?多头欤?》的一幅漫画(如图),画中一位长衫马褂者颈项无头而周身多头。这幅漫画反映出当时
A.北伐战争得到群众普遍支持B.军阀割据的政治格局
C.南京国民政府内部派系林立D.北洋政府的腐败无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国民党之政纲”,其中对内政策第11条即明确说明:“制定劳工法,改良劳动者之生活状况,保障劳工团体,并扶助其发展。”国民党制定新劳工政策意在
A.证明国民党关注农民的利益B.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纲领
C.注入新生力量助推革命发展D.说明国民党以服务劳工群体为宗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26年9月毛泽东发表文章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就不会成功。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这一观点反映出当时
A.推翻乡村封建势力是革命的要求
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基本形成
C.中共已找到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D.国民革命的核心任务是土地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