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23年,共产国际的决议指出,“在目前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党员留在国民党内是适宜的”, 提出“使全中国革命分子集中于国民党,以应目前中国国民革命之需要”。共产国际的这一决议(     
A.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B.指导了土地革命的开展
C.推动了中国革命进程D.明确社会主义革命方向
2 . 1927年,李立三、刘少奇等人领导和组织了汉口30万人反英示威大会,会后举行示威 游行,高喊着“打倒帝国主义”、“收回租界”等口号,向英租界挺进。与这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的是(     
A.武昌起义爆发B.北伐战争顺利推进
C.国共合作破裂D.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3 . 下表是1926年6月至1927年6月,广东、湖南、湖北三省农会会员人数统计的变化情况。据此可推知(     
A.国民党右派背叛大革命B.封建军阀大肆镇压工农运动
C.民主革命中心发生变化D.中共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2022-11-02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励志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926年2月,中共中央正式批准建立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领导四川全省党组织。到1927年7月,在原有的中共中央直属支部基础上,四川地方党组织发展到28个、地方团组织发展到10个,全川党员也由重庆地委成立时的42名发展到400余名。这(     
A.凸显了重庆的战略地位B.有力配合了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C.加速了土地革命的开展D.有利于川渝地区革命深入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25年,中共四大决议指出:中国民族革命既是“资产阶级性的德谟克拉西革命”,又含有“社会革命的种子”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取得胜利”。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A.主张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坚持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策略
C.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2022-05-21更新 | 31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伐,泛指中国历史上由南向北的大规模战略攻击。近代的两次北伐,在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北伐,在答题卡的示意图中标示这次北伐的大致行军路线,并为此次北伐撰写一段解说词。(要求:在示意图中用→明确标示行军路线;解说词表述完整清晰。)
2021-12-01更新 | 33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百校大联考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25年3月21日,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向导》设立“孙中山特刊”,发表瞿秋白《孙中山辛亥革命后之第二功绩》《孙中山之死与孙中山之敌》和陈独秀《评中山先生死后之各方面》三篇文章,号召革命分子传扬孙中山的革命意志、主义及理想。其主要目的是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推动国民革命运动
C.缅怀孙中山革命贡献D.揭露国民党反共阴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的出现
A.便于土地革命全面推行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顺利开展
C.利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D.推动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021-09-21更新 | 271次组卷 | 44卷引用:江苏省百校联考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图为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政局变化示意图。据图可知,这一变化体现了
A.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B.辛亥革命得到各地响应
C.中国实现形式上的统一D.中国革命重心发生转移
2021-09-13更新 | 247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10 . 1926年江西水灾发生后,江西党组织这样向农民解释水灾原因:“军阀年年向人民诈重税专以饱自己私囊,延长战争,丝毫不顾及农民的利益——不疏通河道,以利水源;不培植森林,以节雨量;不赔补堤防,以防溃决”;军阀根本不顾民众死活,却只知道“为帝国主义利益与自己地盘而战”。这种解释逻辑主要是为了
A.指责帝国主义侵略及军阀腐败统治B.唤醒农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正当性
C.打破农民“天灾祸人”的传统观念D.反思社会秩序治理失效的深层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