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是你拉着俺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了北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关系的网络诗歌,诗中反映的国共两党这次合作的目的是
A.推翻满清贵族的统治
B.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
C.推翻列强和封建军阀的统治
D.共同抗击日本侵略
3 . “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关于这三个历史事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领导阶级相同
B.革命任务相同
C.指导思想相同
D.革命对象相同
4 . 当得知国民政府将要进行北伐时,莫斯科的联共(布)和共产国际表示了强烈的反对,1926年6月上旬,共产国际远东局主席维经斯基到达上海,劝说陈独秀及中共中央放弃对北伐的支持态度。苏联方面反对北伐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认为国民党和共产党当时没有在工农群众中立住脚跟,开展北伐必遭失败
B.不希望看到资产阶级性质的国民党最终统一中国
C.害怕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引来帝国主义的联合干涉进而危及自身
D.认为北伐只是一种讨伐军阀的行动,不具有民族革命的全部意义
2017高二·江西·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列材料出自近现代某政治文件

这个政治文件最有可能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共一大宣言》
C.《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D.《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2017-07-2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学联盟]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其中某一时段出现的频度最高,其主要原因是
起止时间1915—19181919—19221923—1926
“革命”出现的频度0.78%2.45%25.14%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毛泽东思想的广泛传播
C.国民大革命推动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表列出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周恩来传》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表中的序号“九”应该是
目录
南开学校
黄埔军官学校
十二南昌起义
二十六坚持在重庆(上)

A.五四风暴
B.从统一广东到北伐
C.长征
D.抗战胜利和双十公告
2017-07-02更新 | 96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桑海中学、麻丘中学等五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中国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宣言》中称,民族主义是被征服民族抵抗战胜民族,是以本党之民族主义主张融合与此人类四分之一人口,以与战胜民族反抗。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由支持转而压制民众,摧残民众团体。这反映了
A.国民党趋向政治独裁
B.国共两党开始出现利益分歧
C.资产阶级反侵略失败
D.中共民主革命目标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016-11-27更新 | 1159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丰城中学等五校高二下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大革命失败了,现实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上了残酷的一课。”(大型电视记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中国共产党从“残酷的一课”中学习到
A.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B.进行土地革命的必要性
C.把反帝斗争作为革命的首要任务D.注重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