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49年9月奠基,1958年5月落成揭幕。从碑身东面起,按照历史顺序,8块浮雕内容分别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 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生动地反映了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历史。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第一个由国家兴建的大型纪念碑,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 2018年4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规定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国家和人民纪念、缅怀英雄烈士的永久性纪念设施,其名称、碑题、碑文、浮雕、图形、标志等受法律保护。

——摘编自熊丰 《丰碑永恒——-纪念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 60周年》


(1)根据材料,指出国家保护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举措。
(2)根据8块浮雕的内容,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近代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史实予以说明。(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20世纪20年代,一场以“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口号的革命席卷中国,对这场革命的结果认识正确的是
A.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根基B.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失败
C.基本上实现了中国的统一D.实现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变革
3 . 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内部条件”主要是(     
A.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取得成功B.国民党是中国各政党中比较革命的民主派
C.国民党一大的召开D.“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25-1927年间,北方地区的国民党在组织上、数量上、质量上都有一个稳健的提升;南方地区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也蓬勃发展。这主要得益于
A.国民大革命运动的推进B.三民主义思想的感召
C.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D.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国民党之政纲”,其中对内政策第11条即明确说明:“制定劳工法,改良劳动者之生活状况,保障劳工团体,并扶助其发展。”国民党制定新劳工政策意在
A.证明国民党关注农民的利益B.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纲领
C.注入新生力量助推革命发展D.说明国民党以服务劳工群体为宗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如图为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农民运动发展形势示意图。图中形势形成的原因是

A.辛亥革命得到各地响应B.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D.人民解放军展开战略反攻
2020-07-11更新 | 7053次组卷 | 68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在评价1922-1923年中国铁路工人的英勇斗争时指出:“一方面,没有强有力的同盟军……就无法在毫无民主权利的条件下战胜全副武装的反动派。”这说明(     )。
A.工农群众革命积极性的迅速增长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D.工人阶级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2020-07-11更新 | 4748次组卷 | 53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历史价值观的变化决定了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评判标准和视角的变化,孙中山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由严厉批判到极力称赞,而蒋介石对太平天国运动却由肯定到大力批评。二者对农民运动褒贬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国共合作形成B.农民运动的高涨
C.政策导向需求D.民族主义成主流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某校高一学生在学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后整理以下一张表格,正确的是
时间事件意义
A1921年7月中共一大中国近代第一个彻底的革命纲领
B1926年北伐战争成功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C1928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D1948年9月—1949年初三大战役推翻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A.AB.BC.CD.D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