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毛泽东对湖南国民党的组织建设倾注了心力。……他受中共中央的委派,回湖南指导湘区委筹建湖南国民党组织。在他指导下,长沙最先设立国民党支部,接着常德、衡阳也相继设立分支部。对此最为合理的解释是(     
A.湖南农民运动获得长足发展B.国共第一次合作推动了革命发展
C.当时国共合作属于党外合作D.土地革命的“星星之火”燃遍湖南
2 . “它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原理和我国的具体情况,正确地制定了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这使党能够团结各民主阶级的力量,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军阀的革命斗争,大大加快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做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准备。”这里的“它”指的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七大
3 . 毛泽东曾在1926年发出号召:“要立刻下了决心,向党里要到命令,跑到你那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乡村中间去……引导他们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向土豪劣绅争斗,引导他们与城市的工人、学生、中小商人合作建立起联合战线……”这表明此时的毛泽东
A.反对城市中心论B.动员民众进行土地革命
C.注重根据地建设D.已认识到农民的革命力量
2022-01-01更新 | 486次组卷 | 14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红河州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报纸所载内容反映了中国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下列关于该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A.武汉革命政府收回汉口英租界
B.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C.标志着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D.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2021-06-28更新 | 168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祥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三调考试)历史试题
6 . 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阎,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该文描述的这一现象表明
A.中共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日益成熟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成为党内共识
C.中国革命目标符合社会民众需求D.中国革命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
2021-05-12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近代中国人民在反对国内外反动派的斗争中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积极探索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政治化的一种主要手段,以理性行为来改变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在营造和谐环境的基础上,中国现代化得以更好发展。辛亥革命已经开启了法制国家发展进程.它的发生预示着,中国政治向现代化发展的首次尝试,其意义不可小觑。

——刘明《中国现代化的拓荒运动》

材料二.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行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材料三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洎及近代,积弱积贫。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 '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                 

——节录南京国家公祭鼎铭文

材料四   时任总前委书记的邓小平在《从渡江到占领上海          年8月4日)》汇报材料中这样说道:“假如有人问,你们渡江花了多少时间?我们肯定地回答,先头船只最快的一刻钟”。但是作为推翻旧政权、解放全中国的标志,渡江和解放南京的政治意义无疑又是巨大的。

——赵笺《解放南京——军史美术创作的一个条例》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后“开启法制国家发展进程”和推动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的具体表现。并指出辛亥革命的性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革命”的实质任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革命取得的主要成果?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公祭的是什么事件?国共两党在抗战中能够“兄弟同心,共御外侮”的原因是什么。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解放南京的政治意义”。
8 . 下图漫画描述了中国近代的一件大事。漫画中有“北伐、南征”字样,两个漫画人物身上的文字是“吴河南、孙江苏”。该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A.彻底结束清王朝腐朽统治B.使袁世凯复辟帝制最终失败
C.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D.基本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9 . “是你拉着俺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关系的网络诗歌,诗中反映的国共两党这次合作的目的是
A.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B.推翻列强打倒军阀,统一中国C.同北洋军阀抢夺地盘D.共同抗击日本侵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1922年9月,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
A.人民的迫切愿望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
C.知识分子的共识D.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
2017-08-04更新 | 4079次组卷 | 50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昆一中空港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